第15章 盛兒的村子有堯舜之相!(第2/3 頁)
猜到了李二要做什麼。
長孫皇后面上隱隱露出按捺不住的驚喜之色。
“沒錯。朕前些時日出遊,被一農家少年所救,不圖回報,可見此子德行上佳。”
“外加有諸般奇術,利於民生。”
“我就找機會封他做個閒王,讓他入長安,不也能相見麼?”
長孫皇后呆了呆,隨後保住了李二,輕輕啜泣起來。
李二說完也看向了杜如晦。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還是要商量著來。
杜如晦思索一番。
點了點頭。
“方今陛下登基不久,百姓猶在惶恐餘波之中。此時正需要陛下設立一個典型。這個典型必須與政爭無涉,但卻要足夠討喜,能讓百姓看到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殿下……正是最佳人選!”
杜如晦考慮問題一向周詳,他能肯定,就一定是考慮過各種情況。
“不會引起懷疑猜忌,引起禍患?”
“這便是天公作美,緣分所在了。若是陛下登基了好幾年,那麼突然設立閒王定然惹來非議。但現在不過貞觀二年,百廢待興,陛下有些不守陳規的舉措,誰也不會懷疑的。”
李二雙眼放光。
那就太好了!
先以義子的名分收了盛兒,再暗中給他安排力量。
如此時日一長,再與盛兒相認,相信也不會引起天下譁然……乃至要改立盛兒為儲,想來也不是什麼問題!
李二一旦決定的事,輕易不會再變,至於李盛的王府建在何處,反倒是小事,無需多慮。
比起這些……
李二倒是也沒忘了今日上午過來,寶劍被一斬而斷之事。
這寶劍是他收藏於凌煙閣的,原本是清河崔氏所獻,謂之曰天子器,請陛下收下。
對於清河崔氏的禮物……
李二是真不想收,但也不得不收。
不想收的原因,和“不得不收”的原因,其實都是同一個。
清河崔氏,五姓七望之一。
東周開始便綿延下來的千年世家。
但同時,崔氏和整個五姓七望的其他世家一樣。
他們根本就不是他李二的人。
而是和李淵,李元吉,李建成這群人一夥的。
這也是李二與父親矛盾最大之處,也是他軟禁李淵至今最關鍵的原因。
……
昔年李淵建唐,
一切草創,總怕這剛一統的天下,又步了隋朝的後塵。
沒有安全感的李淵,選擇了同各路門閥世家合作。
所以武德七年,也就是玄武門血戰的前兩年,李淵恢復了九品中正制,斷掉了寒門士子晉身的機會,同時大加封賞,曾經一天之內封官許願,口授兩千多人。
在李淵看來,
只要自己對這些世家榮寵有加,總不至於再招來反叛。
但李世民的觀點,完全相反。
你對他們榮寵有加,就不會招來反叛?
魏武對司馬家不夠好嗎?
兩晉對世家門閥,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好。
結果呢?
國祚五十年都不到,直接衣冠南渡?
所以李世民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橫豎自己這邊的人都是秦瓊尉遲恭這些寒門子弟,或者魏徵這些文人圈子邊緣的山野散人。
自己本來就不是靠這些世家,
打下江山又不靠他們,幹嘛給他們好臉色?
但他這麼想,自然就不為李淵所喜。
一來二去,如今的李世民,和世家門閥之間表面君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