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2/2 頁)
自己的短處。究竟宋朝 有何長處?而夏國又有何短處呢?對此,晉王察哥進行了十分精闢的論 述: &ldo;自古行師,步騎並利。國家用&l;鐵鷂子&r;以馳騁平原,用&l;步 跋子&r;以逐險山谷,然一遇&l;陌刀法&r;,鐵騎難施;若值神臂弓, 步奚自潰。蓋可以守常,不可以御變也。夫兵在審機,法貴善變, 羌部弓弱矢短,技射不精,今宜選蕃漢壯勇,教以強弩,兼以標牌, 平居則帶弓而鋤,臨戎則分番而進。以我之短,易中國(宋朝)之 長,如此,則無敵於天下矣。乾順是其策&rdo;1。
這說明乾順的&ldo;尚文重法&rdo;的立國方針,體現在軍事上,並非只講文治, 不要武備,而是根據新的軍事鬥爭形勢,及時吸收宋朝在軍事方面的一 些長處,克服自己的短處,以便迅速改變夏國在軍事上的不利處境。
乾順推行&ldo;尚文重法&rdo;的立國方針,一方面給西夏社會帶來了一個 相對的和平環境,對夏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發展起過積極的 作用。另一方面也給西夏國家帶來了比較嚴重的後果。
其後果之一,是推行&ldo;尚文重法&rdo;的立國方針,必然要提倡&ldo;以儒 治國&rdo;,實行以仁孝治天下,而對於那些野心勃勃的大臣,有可能講&ldo;仁&rdo;, 講&ldo;君臣之誼&rdo;,一再忍辱退讓,從而導致內亂的發生。乾順之子仁孝 統治期間,其岳丈任得敬篡權竊國事件之所以發生,正是由於仁孝一再 忍辱退讓的結果。
其後果之二,是使夏國&ldo;軍政日弛&rdo;2。使一貫尚武,民風強悍的黨 項民族,隨著漢化的加深逐漸變為一個文弱的民族,抵禦外侮的能力減 弱,最後經不住蒙古人的強大軍事進攻而壽終正寢了。
二、鞏固封建統治的措施 乾順在&ldo;尚文重法&rdo;立國方針的指引下,採取了一系列鞏固封建統 治的措施。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依附遼朝,與宋和解 乾順之所以能夠結束母黨梁氏擅權和親主國政主要是依靠遼的力 量,獲得遼道宗支援的結果。因此,乾順掌握夏國權力後,進一步依附 遼朝,也就成為很自然的事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