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2/2 頁)
識和寬容忘我的境界(正見、正思維、正語、正命、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
第15章 阿育王
在釋迦牟尼死後的幾代人的時間裡,這些深刻而高貴的佛教教義,這個首次明確提出來自我剋制是人類最高的善的教義,在世上並沒有得到廣泛的傳播。然而,此後,它卻征服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位最偉大的皇帝的靈魂。
在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亞歷山大是如何入侵印度,又如何在印度河畔與波魯斯展開激戰的。希臘歷史學家們相傳,當時有個叫旃陀羅笈多的人,曾到亞歷山大的軍營中勸說他攻佔恆河,進而征服印度全境。由於亞歷山大屬下的馬其頓人不願冒險涉入一個一無所知的異域世界,亞歷山大隻得拒絕了這一建議。之後(公元前321年),旃陀羅笈多得到了許多山地部落的支援,在沒有希臘人幫助的情況下,實現了他在印度北部建立帝國的夢想。不久之後(公元前303年),旃陀羅笈多又在旁遮普地區擊敗了塞琉古斯一世,把殘留在印度的最後一部分希臘人驅逐出去。他的兒子繼續拓展這個新帝國的疆域。到公元前264年,他的孫子,也就是我們馬上要講到的阿育王即位時,帝國的領土已經從阿富汗延伸到了馬德拉斯省。
最初,阿育王繼承了祖父和父親的遺志,企圖用武力征服整個印度半島。公元前255年,他發兵入侵馬德拉斯東岸的羯陵伽,取得了軍事上的巨大勝利。但與別的征服者不同,他十分憎惡殘酷和恐怖的戰爭景象,決心放棄戰爭,接受佛教的和平主張,並宣佈從今往後他的征服將是宗教上的征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