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的夜晚(第2/2 頁)
這也許是中國人溫良的底色,人們討厭的是趴在人們身上吸血的資本家,而不是製造社會價值的企業家。這兩者有本質上的區別,正常人都能分辨出是非對錯的。
畫室中還有一個大書架,安置在畫桌對面,書架上大多都是她帶來的,但也就放了不到三分之一的空間,還有一些是魏信買的書放在上面,幾乎都是科幻書。
像是科幻大拿劉慈欣的書,估計魏信把他的書都買了,還有《銀河帝國》這類國外的科幻書。加起來也是不少,不過比她的書還是少了一些,她的書除了教材之外,就是她父親要求她買的一些古書,像最出名的四書五經就不用說了,歷史方面的《史記》、《資治通鑑》、《三國志》等等她都買了,也淺淺看了一遍。
還有《明朝那些事》全套都有,不過這種近代才出版的書她買的不多,很多都沒必要看,有價值的又太枯燥、太專業,她也不一定能看懂。
她看這些又不是為了生存,只是為了增長見識。
她父親完全是按照男生培養她的,當然不涉及興趣愛好,只是在思想品德上按古之君子的要求,嚴格要求她。
,!
其實她也沒有認為有多難,一直以來她都挺好的做到了,她也挺享受這種比較儒雅的作風,當然只是她自己認為儒雅,別人怎麼看她她就不知道了,可能認為她是個瘋子吧。
可沒想到自己的十幾年的修養在金錢面前,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就算魏信把他的恩惠說的再合理,這也是不辨禮義,就算她的父親拉了他一把,這不符合如此重的萬鍾。
在徐可瑩一日不瞭解魏信的曾經絕望,徐可瑩就一日無法理解魏信現在的付出。
對於魏信來說,徐文昭的恩情就是再造之恩,全方位的再造,尤其是徐文昭對魏信精神上的溫暖。
可這一切徐可瑩並不知道,就連幫助魏信的徐文昭也無法全部理解,只有真正絕望過的魏信才最明白他的幸運,就是徐文昭拉了他一把,至於後面的財運與這一比完全不可比。
“生活不只是風花雪月,也是柴米油鹽,詩和遠方以及眼前的苟且都是生活。”
“苟且和遠方的局別就是,遠方的苟且不是苟且,叫遠方。而詩與苟且的局別是,換個角度看眼前的苟且就是詩。”
“苟且不是苦難,現在的苦難是客觀現實下的壓迫。”
“可沒有責任就沒有壓迫,沒有慾望也沒有壓迫。”
“沒責任不是說不負責任制,只是說沒有,不獲取責任。”
“只能說你沒懂,不能說你沒看見。”
這是姜文電影中的一句話,在短影片平臺上流傳很廣,真的是讀到時還是懵懂茫然的,今天突然瞭然其中的意義,再讀已是局中人。
或許很久之前她就是這局中人,只是像電影裡說的不懂而已,不能說自己不在局中。她很:()失之毫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