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3/3 頁)
理,按照道理來說,兩個生長在不同區域的生物,受不同的氣候、地貌和生態系統,乃至磁場等因素篩選,生物的進化與發展必然會不同。”
“光極星上,熱帶地區和極地地區的生物基因隨著篩選、淘汰、進化,已經天差地別了,更遑論兩個星球。”
“但它們就是一樣了。”
這代表了什麼?
早在人類之前,極星上的動物就已經被傳送,或者說帶到時星了!
丁斯揚苦笑道:“是的,所以我之前只是說沒有人類來過雪中城。”
“事實上,我在第一個祭臺中看到的原住民,也不能稱之為原住民,他們才是第一批被召喚過來的極星人。”
人類一直都是“神”的目標。
“而且我們走進了一個誤區,光輪從來就不是我們認為的日星。”丁斯揚指了指頭頂。
人類總會被自己的認知欺騙。
在人類認知中,極星之所以存在生命,是因為有中央日星。
中央日星億萬年來穩定且源源不斷地為極星提供光和熱,保證生命能誕生和不斷演化。
所以,當人類踏足這個星球,感知到溫度變化時,下意識就把頭頂的發光體和認知中的日星畫上了等號。
即便這個星球的明暗交替,溫度變化都非常極端,大家也寧願相信是日星發了瘋,沒有懷疑過是自己的認知出了錯。
實際上,光輪並非頭頂那個發光體,而是‘神’置於這個星球上的一個系統。
它執行著一段固定程式,什麼時候亮燈,什麼時候關燈,什麼時候升溫,什麼時候降溫,每天釋放多少輻射。
發光體只是‘神’根據祂觀察到的極星情況,投在上面的模型,與系統實際執行並無實際關聯。
簡單粗暴點說,就是假的,擺設,純為了好看。
劉一夫、沈念鬱、陳琴、朱億筠等人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們好像聽懂了,又好像沒聽懂。
於慕蕭若有所思地說:“難怪老祖宗們天天拜,夜夜拜,還給自己拜全軍覆沒了。”
自從知道丁斯揚之前提到過的人類也是來自極星後,於慕蕭就自然地把稱呼,從原住民變成了老祖宗。
卡藍人的歸屬感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合著他們在祭臺塑個日神像,整個就是畫蛇添足,純純拜錯神了。”
“看看人異獸,它們就知道誰才是真管事的,老實祭祀,這不,努力苟到了現在。”
丁斯揚:……你別說,挺在理。
呸,在理什麼,全是歪理。
沈念鬱一把把於慕蕭拉到了後面,:“說點靠譜的,別瞎插科打諢。”
劉一夫繼續說:“如果像你所說,光輪是個一直在執行中的程式,那麼這裡之前怪異的光照、溫度、和輻射,是因為程式出現bug了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