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中產階級4億 > 第40部分

第40部分(第3/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全息挑戰:大學生無限求生遊戲白天澄清緋聞,晚上瘋批偷偷黑我全民遊戲化,只有我唯一職業風流短跑之神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星軌戰紀:全能指揮官我與老婆令人心梗的戀愛之旅地下城重生:冷言的逆襲淺夏時光校園風聯盟:重生韓國女主播,爆火全網時光迷蹤韓娛GD之上位之路一拳超人:英雄假面斬神:等等!大夏怎麼全是神?單元文:聽說是命裡有註定火影:變身宇智波怪力小蘿莉帶土:這次真給鳴人貼暖寶寶了若若曦晨軒瀾聽風塔防狂潮,我有無限裝備欄!

的生活,著實讓剛步入中產的人們感慨“講品味是很累人的”,但過生活“又不能不講點品味”。廣州:《新週刊》2001年11月總第118期。不難看出,媒體上中產階層生活方式的所謂值得推崇之處、其品味的高尚均在於它總是以西方文化為高階文化,以國際流行為判斷標準。這種標準相對於大多數正處在脫貧狀況中的中國人來說,未免顯得有些奢侈。

如果說媒體對中產的熱衷是因為要製造一個話題、一個“文化事件”的話,那麼商家則敏感到擁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費群體的出現給自己帶來的無限商機。藉助於媒體,商家不斷給予公眾這樣的暗示:你想擁有品質高尚的生活嗎?你想獲得某種身份與地位嗎?那麼就來擁有某種物品吧。在這一點上,房地產商顯得尤為坦率。他們宣稱,中產階層在置業時首先考慮的其實是購買一種生活品味,因為品味是表徵身份的一種手段。“人以類聚,物以群分”,是幾年前南京一家房地產公司打出的廣告語;“高不可攀的不是品質,是品味”,更是一家樓盤在南京鬧市區的巨大廣告牌上打出的口號。這家房地產商向世人推介的品味是什麼呢?是依山傍水的法蘭西風情:在綠茵茵的草地之上,西式房屋緊傍著一彎流水,在溫暖陽光的照射下透著一片祥和與溫馨。上海一家公司則以“中產階層生活特區”向大眾推介自己,把Townhouse為概念的居住形態稱作為中產階層度身打造的社群模式和代表。自然、綠色、陽光,健康及居住的休閒性與舒適性,社群的交流空間與濃厚的文化氛圍都是他們的要求所在。《上海“中產”特區 注重生活品味 營造文化氛圍》,//house�sina��cn,2003年8月4日。在這一宗旨下,歐陸風格成為各房產公司的一個不約而同的選擇。透過對異國情調、新鮮空氣、自然等因素的強調,房地產商們不僅迎合而且引導了一部分人的消費心理,中國的先富階層透過對“歐陸風格”這一符號的有形佔有,在彰顯了自身財富能力的同時,也滿足了自己對身份地位的品味要求。而這正是消費社會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波德里亞認為,城市工業化程序的影響已經使得原先為人們所熟悉的東西以一種新的稀有之物出現,“空間和時間、純淨空氣、綠色、水、寧靜……在生產資料和服務大量提供的時候,一些過去無需花錢唾手可得的財富卻變成了唯有特權者才能享用的奢侈品……自然、空間、新鮮空氣和寧靜:這就是我們在兩個社會極端等級的支出差別指數中所發現的、所尋求到的稀有財富和昂貴价值的結果。……‘新鮮空氣權’意味著作為自然財富的新鮮空氣的損失,意味著向商品地位的過渡,意味著不平等的社會再分配。”波德里亞,同前引書,第41~45頁。用它來說明中國的房地產業所崇尚的“歐陸風格”,正可以說明符號消費已經成為中國中產生活的一個顯著特色。

住房如是,在其他日常生活消費的領域也同樣如此。一位從美國回來的外交官夫人無法理解一家普通的美國咖啡連鎖店為何來到大陸後就成了身份與品味的一種象徵,因為她知道,在美國人眼中,不管從價格還是環境看,去“星巴客”喝咖啡如同驢飲,實在談不上情調兩字。一杯2~3美元的大號“卡布其諾”在當時紐約人均2000多美元的月收入裡,實在算不了什麼。然而地點換在北京,同樣的咖啡,一樣的服務,差不多的價格,與人們的月均收入一比,上“星巴客”喝咖啡是一種身份高貴的象徵,確乎似在情理之中了。《外交官夫人謝芳眼中的 “星巴客”的情調 》,上海:《文學報》2003年3月27日。一時間,不管是“白領”、“小資”還是“中產”、“波波”,講究生活“品味”成了突出自身形象的重中之重,收入與消費、文化與品味,所有能顯示家底的物品與行為,都成為中產人士生活的必需。

中產階層與趣味區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就玩小號的命都市風流仙醫大國軍墾天驕至尊答應我,變成那個對的人紅妝情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