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糧食(第2/2 頁)
“倒是挺好,若是一人發十斤米,能發五千多人,這樣流民就都能有飯吃。”
謝知筠話音落下,一個年輕士兵迅速跑上前來,同張都司低語幾句。
張都司這才對謝知筠客氣道:“少夫人,鑰匙到了。”
謝知筠揮了揮手,小鐘便收起賬簿,交給尤二管家。
“開倉門吧。”
眾人便快步來到倉門前,此時謝知筠才發現,糧倉的大門都是鐵門,鐵門中央用寸長的大銅鎖牢牢拴住,鎖釦足有男子拇指粗細,用刀根本砍不斷。
張都司手中的鑰匙形制也很特殊,齒峰崎嶇,很難仿造。
謝知筠笑笑,客氣一句:“這鎖確實很好。”
張都司倒是沒甚得意,他親自上前開啟第一道鎖,然後便能讓四個士兵上前,拉動門上的輪軸。
巨大的輪軸聲裡,鐵門方才開啟。
“這裡面都是救命的糧食,且鐵門和糧倉都是先秦的舊制,只有銅鎖是新造的,倒是省了不少錢。”
張都司解釋道。
謝知筠點點頭,目光落到了門縫中。
很快,第二扇門便出現在眾人眼前。
糧倉的倉壁並不太厚,卻有兩重門,三把鎖。
裡面的是一扇堅硬的杉木門,門上掛著一把同外門同樣形制的大鎖,大鎖下面,才有一個小一些的銅鎖。
這個鎖的鑰匙才是衛家所掌管的。
張都司和尤二管家一起上前,很快開啟了兩把鎖。
這一扇門是向裡推的,門扉洞開,一股灰塵撲面而來。
謝知筠迅速掩住口鼻,待灰塵消散,她跟著眾人往裡走。
一般而言,糧倉裡是不燃火燭的,在糧倉頂部,有兩個兩尺見方的窗洞,窗洞上蒙著特殊的油紙,既能透光,又讓人無法進出。
但那窗洞太小,裡面依舊昏暗一片,什麼都看不清。
張都司大步進了糧倉,聲音透著得意:“裡面不能點燭火,還請少夫人見諒,所以屬下才說,少夫人根本不用費心進來檢視。”
謝知筠沒有理他,她憑藉依稀的光影,慢慢摸索到了貼牆壘放的糧食。
入手是粗糙的麻袋,每一袋都鼓鼓囊囊,輕輕往裡一觸碰,能聽到沙沙聲響。
因為糧食壘放整齊,所以只能使勁戳出一個小窩,根本摸不出大概。
糧倉裡,張都司的聲音很呱噪:“這棟糧倉的米剛好是永豐縣的田稅的一半,一日送來,當天就壘放整齊,一點都沒耽誤差事。”
謝知筠的腳步頓住了。
幽暗的糧倉裡,她的聲音冷寂空茫:“你說,這裡的糧食都是同一縣送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