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諸葛瑾收到密信,張子綱依計行事(第1/2 頁)
寅時三刻的芍陂水寨,樓船的桅杆刺破薄霧,船陣在晨光中泛著青灰。諸葛瑾立在樓船望臺,他眼中忽然映出北岸揚起的塵煙——三騎快馬正沿著淮水疾馳,當先者揹負的赤色令旗在風中獵獵如血。
"開閘門。"諸葛瑾指尖輕叩欄杆,鑲玉腰帶上的銅獸首隨著動作輕響。當信使被引至主艦時,他正用銀刀剖開新到的軍報,刀刃在絹帛裂口處映出冷光。
信使單膝跪地呈上竹筒,筒身三道朱漆封印完好如初。諸葛瑾用刀尖挑開火漆時,甲板突然隨著浪濤傾斜,將筒中帛書抖落在攤開的江防圖上。
“子瑜,見信如晤:”
“昭已遣副將率一千輕騎,於龍舒北道遍樹旌旗。每過隘口,馬尾縛松揚塵,晝則旗幡蔽野,夜則火把連天。望君於淮水廣佈疑陣,令戰鼓晝夜不息,舟楫往復頻仍。更需著廬江口音士卒,假作運糧民夫,散播我軍援軍已至巢湖之訊。待袁軍斥候至芍陂,當見樓船列陣如林,灶煙漫卷似雲。虛實相生之際,便是伯符與公覆將軍破敵之時。”
“來人!”諸葛瑾高聲喊道,聲音在空曠的甲板上回蕩。不一會兒,一名親兵迅速跑了過來,單膝跪地,等候命令。
“速去,請趙雄將軍與張紘張子綱先生來此議事,此事十萬火急,片刻不得耽擱!”諸葛瑾的語氣嚴肅而急切,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千鈞之力。
親兵領命後,立刻轉身,如離弦之箭般衝下樓梯。他一路小跑,穿過狹窄的船艙通道,腳下的木板發出“咚咚”的聲響。他的呼吸急促而沉重,額頭上佈滿了細密的汗珠,但他不敢有絲毫懈怠,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儘快完成將軍的命令。
來到趙雄的營帳前,親兵顧不上擦拭汗水,抬手用力地敲響了營帳的門簾。“將軍,將軍!諸葛將軍有急事相召,請您速速前往主艦議事!”他的聲音因為焦急而有些顫抖。
片刻後,營帳內傳來一陣窸窣聲,門簾被猛地掀開,趙雄高大魁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
“知道了,我馬上就到。”趙雄簡短地回應道,然後迅速轉身,開始穿戴盔甲。
親兵不敢多做停留,又馬不停蹄地朝著張紘的營帳奔去。此時,天色已經微微亮了一些,但水寨中依然瀰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親兵來到張紘的營帳前,再次敲響了門簾。
“張先生,諸葛先生請您速去主艦議事!”
張紘正在營帳中研讀兵書,聽到呼喊聲,他放下手中的書卷,整理了一下衣冠,不慌不忙地走出營帳。
“好,我這就去。”他的聲音沉穩而平靜。
親兵見張紘已經動身,這才鬆了一口氣。他一路小跑,在前面帶路。
當趙雄和張紘來到主艦時,諸葛瑾已經在船艙內等候多時。他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掃過,微微點頭示意。
“二位來得正好,如今有要事相商,還請二位務必出謀劃策。”
諸葛瑾將浸著墨香的帛書在案上撫平,點在"龍舒北道"四個字上。晨光透過木窗斜射進來,腰帶在光斑中折射出碎金般的光澤。
趙雄鐵甲未整便急急湊前,虯鬚幾乎要掃到江防圖上的芍陂標記:"這計策妙極!巢湖方向揚塵,芍陂這邊擂鼓,袁軍斥候怕是要數不清咱們有多少兵馬。"他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地圖之上。
江風突然灌入船艙,將帛書卷起一角。諸葛瑾按住飄動的絹帛,鑲玉腰帶上的十二枚玉珏叮咚相撞。
張紘仍盯著江防圖沉吟:"虛則實之只是這'灶煙漫卷'恐露破綻。"他突然蘸著潑灑的茶水,在芍陂南岸畫出一道蜿蜒水線,"當命各船每日分三時升炊,大灶減柴,小灶添薪。另著艨艟拖拽松枝在淺灘遊弋,如此煙塵水痕俱備,方成疑陣。"
樓船忽然劇烈晃動,諸葛瑾扶住晃動的青銅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