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輔助劉備的謀士 > 第405章 張子布南下紮營,兩信使喬裝回程

第405章 張子布南下紮營,兩信使喬裝回程(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斬神:我神級選擇,林七夜麻了我今年八歲,前來酸棗會盟四合院:我在火紅年代悠閒度日綜漫:逍遙客不存在奧特曼的宇宙的驚悚冒險!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頓黑打!乖軟宿主!釣懵了末世偏執怪物林鵬的宋朝之路現代魂耀古:宇軒傳奇錄水滸之書生王天下四合院:重生54,開局成為戰神重生辭官:祝她和白月光鎖死趙匡胤演義從質子到千古一帝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苟到最後,我成了一方雄主斬神:開局復活術,我要你站起來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哎呦,誰家權臣抱著昏君親呀大明抄家王

當數日之後的暮色,染紅遠處巢湖的湖面時,張昭的令旗插在了界碑旁的古柏樹上。這株虯曲老樹的年輪裡藏著九江、廬江兩郡數次激戰的刀痕,此刻正被三千士卒紮營的夯地聲震得簌簌落針。

\"此處西南方向,去龍舒八十里,東南往舒縣亦不過百里。\"張昭的指尖劃過牛皮地圖,麂皮護腕擦得鎮紙沙沙作響。他特意選了這個三河交匯的葫蘆谷紮營——北倚絕壁,南臨深澗,是絕佳的紮營位置。

親兵統領正帶人架設轅門,忽然瞥見老柏樹根部有新翻的泥土。鐵鍬挖下去三尺,竟掘出半截生鏽的銅鉦,鉦面\"光和三年\"的銘文與張昭腰間佩劍的款識同出一爐。當年黃巾之亂時,這把劍曾隨江東猛虎孫堅在此血戰。

張昭用麂皮細細擦拭銅鉦上的泥垢,\"光和三年\"的銘文在暮色裡泛著幽光。他忽然將銅鉦倒扣在地圖上,鉦口正罩住舒縣方位:\"請那兩位舒縣信使來。\"

當信使跪在臨時支起的軍帳前時,帳外士卒正在烹煮的藿香,混著銅鏽味鑽進來。

\"勞煩二位。\"張昭用劍鞘挑起帳簾,巢湖的晚風捲著水腥氣撲在信使臉上,\"今夜便帶我去見黃公覆。\"

他說得輕描淡寫,彷彿在說赴一場尋常宴飲。

年輕信使的膝甲磕到埋著箭鏃的土塊,疼得嘶了一聲:\"先生不知,舒縣西郊三十里,定有紀靈的斥候遊騎……先生若想如此前往,只怕有危。\"

\"所以要借二位的褐衣短打。\"張昭解下冠纓,早有親兵捧來三套葛布衣裳。

張昭將銅鉦系在腰間,忽然用劍尖挑起一抔泥土灑向東南。赭色土屑落在牛皮地圖的巢湖波紋上。

兩個信使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閃過一絲無奈與敬佩。他們齊齊躬身,右手撫胸,行了一個恭敬的禮,道:“先生既然執意如此,我等二人自然只能遵命。”

年長的信使微微抬頭,目光中帶著幾分憂慮,卻又堅定地說道:“先生放心,我等定會竭盡全力,護先生周全。”

張昭微微頷首,目光如炬,彷彿早已看透了一切。他轉身走入屏風之後,片刻後,便換上了一身葛布短打,腰間繫著那枚銅鉦,手中握著一柄短劍,顯得格外利落。兩個信使也迅速換上了同樣的裝束,三人看起來與尋常的鄉民無異。

張昭走出屏風,目光掃過帳內的親兵與副將,沉聲道:“我此行前去,營中事務交由副將全權處理。切記,務必安穩在此,不可打草驚蛇。”

副將抱拳應諾,神色肅然:“先生放心,末將定當謹遵吩咐,絕不輕舉妄動。”

張昭點了點頭,隨即轉身,帶著兩個信使悄然離開了營地。夜色漸濃,巢湖的風裹挾著水腥氣撲面而來,三人的身影很快便融入了暮色之中,朝著舒縣的方向疾行而去。

營地的燈火漸遠,張昭的腳步卻愈發堅定。銅鉦在他腰間輕輕晃動,發出細微的聲響。

此處營地地勢險要,北倚絕壁,南臨深澗,三河交匯於葫蘆谷,形成天然的屏障。絕壁如刀削斧鑿,陡峭難攀,深澗水流湍急,兩岸草木繁茂,遮蔽了營地的蹤跡。即便紀靈的斥候遊騎在附近遊弋,也難以輕易發現這處隱蔽的營地。營地四周古柏參天,虯曲的老樹枝葉繁密,彷彿為營地披上了一層天然的偽裝。加之張昭特意選擇在此紮營,營地的佈局與地形渾然一體,外人若不深入探查,絕難察覺。

張昭與兩名信使換上葛布短打,腰間繫著銅鉦,手持短劍,悄然離開營地。三人沿著山間小徑南下,避開大道,專挑偏僻小路行進。夜色深沉,巢湖的風裹挾著水腥氣撲面而來,遠處的山影在月光下顯得格外幽深。張昭步履穩健,目光如炬。兩名信使緊隨其後,雖心中忐忑,卻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路南下,

目錄
快穿影視諸天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