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重慶易手(第2/2 頁)
當夜,劉文秀下令在諸營舉辦慶功宴,在夔東十三家大營中,劉文秀向李來亨傳達了皇帝的旨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總兵官、都督同知李來亨,忠勇之聲,名揚天下,事蹟昭著,世人敬仰。統領忠貞營之壯士,屯於夔東,築寨聯營,共御外敵。其行壯烈,感人肺腑;其志堅定,令人欽佩。
今特頒此旨,晉封李來亨為臨國公,賜予金印紫綬,以彰其赫赫戰功,勵其不渝之志。
公乃朕之股肱,國之干城。願公忠誠勤勉,不負朕望,不負民望,以顯忠貞之名。
欽此。”
李來亨聞旨,心中激動不已,跪地領旨,感激涕零。這不僅是對他個人的榮譽,更是對忠貞營全體將士的肯定。這麼多年,朝廷終於看到了他們的付出。
劉文秀繼續宣讀皇帝的旨意:
“朕聞夔東十三家首領,各懷忠義,同心協力,共抗強敵,其功不可沒。今特頒此旨,各賜以爵位,以示嘉獎。
郝搖旗,晉封為益國公,賜金印紫綬;
王光興,晉封為荊國公,賜金印紫綬;
劉體純,晉封為皖國公,賜金印紫綬;
袁宗第,晉封為靖國公,賜金印紫綬;
塔天寶,晉封為宜都侯,賜銀印青綬;
馬騰雲,晉封為陽城侯,賜銀印青綬;
賀珍,晉封為岐侯,賜銀印青綬。
朕望諸公,秉承忠勇,為國盡忠,為民造福,再立新功,以顯朕之明德,以揚國之威名。
欽此。”
夔東十三家首領們聞旨,無不感激涕零,紛紛表示願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營中的氣氛更加熱烈,將士們計程車氣空前高漲。
李來亨站起身來,環視四周,只見眾首領個個精神抖擻,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他高聲說道:“諸位,聖上的恩典,我們銘記在心。從今往後,吾等要更加努力,不負聖上的厚望,不負百姓的期望,為大明,為聖上,共赴國難,奮勇向前!”
眾將士聞言,無不熱血沸騰,紛紛高呼:“願隨將軍,共赴國難!”如同天邊驚雷,震撼著雲霄,迴盪在營地的每一個角落,營中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李來亨心境漸趨平靜,劉文秀輕聲開口:“聖上尚有密旨,望將軍隨我移步後堂。”
隨著劉文秀的步伐,李來亨步入後堂。劉文秀從懷中取出一卷金絲鑲邊的黃綢,雙手恭敬地遞上:“李將軍,此乃聖上親筆密旨,請您細閱。”
李來亨雙手接過黃綢,緩緩展開,他的目光銳利如刀,一字一句地咀嚼著聖上的旨意。旨意中,皇上不僅對夔東十三家的抗清功績讚不絕口,更對時局的風雲變幻與未來戰事的佈局,提出了深思熟慮的策略。
朱由榔在旨意的尾聲,以情真意切的筆觸寫道:“夔東之地,自古多艱,然朕心繫諸將,待重慶光復之日,必將夔東諸將安置於夔州、重慶二府,家眷亦將得到安頓。朕將依各家族之人口,賜予土地。”
這番話,既是對未來安定生活的承諾,也是對將士們忠誠與犧牲的最高禮讚。
讀完密旨,李來亨的眼中滿是感激,他深知這份重任的分量,也明白聖上對他們寄予的厚望。他站起身來,向劉文秀深施一禮,道:“請蜀王轉告聖上,李來亨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與眾首領一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文秀點了點頭,面露讚許之色:“李將軍忠誠耿直,令人敬佩。聖上亦對將軍寄予厚望,希望將軍能夠帶領夔東十三家,成為抗清的中流砥柱。”
兩人又商討了一些具體的軍事安排和行動計劃,直到夜幕降臨,才依依惜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