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蕩平叛亂(第2/5 頁)
們像潮水一般湧向城門。此時此刻,城門毫無徵兆地敞開,配軍們如魚貫入般湧進城內。
令人慶幸的是,白文選在目睹朱由榔的舉動之後,當機立斷,迅速調遣人手前來接應。在白文選沉著的指揮下,這些進城的配軍被有條不紊地解除武裝,並安頓至城中的校場。
校場內,六部官員們組織百姓準備好了米粥,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他們面帶微笑,準備迎接這些曾經是敵人,現在卻成為自己人的配軍。隨著配軍們的到來,官員們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分發食物和水。
配軍們原本緊繃的神經,在看到這些溫暖的笑容和熱氣騰騰的米粥後逐漸放鬆下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疲憊不堪,飢餓難耐,此刻的米粥對他們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
李昂率領五百騎兵從南門出發,此刻也趕到了東門,正在城下列陣,防止敵軍衝門。
叛軍壓陣的陳羅漢離城門較遠,一開始並未聽清城牆上的聲音。當他發現配軍們全都放下武器,跑向城門時,意識到出現了變故。他顧不得深思,連忙命令士兵衝鋒。
靳統武早就做好準備,等待著陳羅漢的軍隊進入射程。
靳統武的命令如同雷霆般在城牆上回蕩,隨著他的一聲令下,城頭的火炮和投石器同時發出了震耳欲聾的轟鳴。火光一閃,巨大的石塊和鐵球劃破長空,向陳羅漢的軍隊飛去。
叛軍雖然勇猛,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猛烈攻擊,他們顯得有些措手不及。火炮的轟鳴聲和投石器的呼嘯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死亡的交響樂。士兵們驚慌失措,陣型開始混亂。
然而,陳羅漢並非等閒之輩。他迅速調整戰術,命令騎兵分散開來,以小隊為單位,從不同方向對城牆發起衝擊。他知道,只有迅速突破城牆,才能避免被火炮和投石器持續打擊。
李昂率領的騎兵也在此時發揮了關鍵作用。他們在城下列陣,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騎兵們手持長矛和盾牌,嚴陣以待,準備隨時發動衝鋒。
陳羅漢尚未衝到城門,便發現自己的大營火光沖天,他來不及細想,已經同李昂的騎兵狠狠撞在一起。
那一瞬間,天地間彷彿只剩下了戰馬的嘶鳴和刀劍的交擊聲。兩股洪流在戰場上猛烈地碰撞,激起了血與火的風暴。
在戰場上,騎兵的裝備往往決定了他們在衝突中的生存率和衝擊力。儘管雙方都是騎兵,但李昂統帥的“天威軍”在裝備上明顯佔據優勢。孫可望在貴陽精心囤積的鎧甲,原本為增強軍力而備,卻悉數落入朱由榔之手。作為天子的親軍,“天威軍”享有最優的裝備資源。他們裝備的五百重灌騎兵,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如同一座座移動的堡壘。
相比之下,叛軍的騎兵則以輕甲為主,雖然便於長途奔襲和快速機動,但在與重灌騎兵的正面衝突中,卻顯得力不從心。
重灌騎兵與輕騎兵的對決,如同泰山壓頂,勢不可擋。
李昂率領的“天威軍”,身披重甲,手持長槍,他們的戰馬同樣披著厚重的護甲,幾乎覆蓋了每一寸面板。這些重灌騎兵如同移動的堡壘,衝入敵陣,每一次衝擊都帶來毀滅性的效果。
而陳羅漢的輕騎兵,雖然機動靈活,但在重灌騎兵面前,他們的優勢蕩然無存。輕騎兵的盔甲薄弱,無法抵禦重灌騎兵的猛烈衝擊,他們的戰馬也缺乏足夠的保護,一旦被重灌騎兵撞上,往往人仰馬翻,難以再起。
李昂身先士卒,他的鎧甲閃耀著寒光,頭盔猙獰可怖,露出一雙銳利如鷹的眼睛。他手中的大刀揮舞如風,每一次揮刀都帶著雷霆萬鈞之勢,將敵人的輕騎兵斬於馬下。戰馬鐵蹄踏處,敵軍紛紛退避。
陳羅漢也不甘示弱,他揮舞著長槍,試圖穿透重灌騎兵的防線。他的槍法靈動而狠辣,每一次刺出都直指重灌騎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