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錢幣亂象(第2/2 頁)
會出現多於一千枚和少於一千枚的情況。長此下去,稍微大一點的交易非常不便,所以各個地方都會根據當地的銅幣成色,經常使用的銅幣形制,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貫”。現在,金山國北部都是這個行情,一貫就是七百八十枚銅幣,已經保持了五六年,算是非常穩定了。老闆還指點江柳,這七百八十枚是比較有信用的“五銖錢”,如果是其他錢幣,可以換得多一點。但是他建議江柳只用這種五銖錢,一般情況下不會被騙,其他錢幣就說不準了。
江柳聽得很仔細,因為他知道這些細節是農耕政權建立基礎,它決定了國家的治理是否穩定,國家的財政是否健康。江柳離開店鋪之後,拿起一枚五銖錢仔細觀看,錢幣的一面刻有“五銖”兩字,另一面刻有“昭明”。五銖是銅幣的重量,一兩二十四銖,昭明是鑄造第一代五銖錢的人的名字。昭明是千年前揚州蕭氏的嫡子,本來是修道天才,一次意外使他跌境,無望大道,灰心之餘轉而關心俗務。昭明發現當時的銅幣形制混亂不堪,於是利用蕭氏擁有九州最大幾座銅礦的巨大優勢,鑄造“五銖”錢。
五銖錢一經面世,就因為其精美的造型、先進的工藝、合適的重量、足量的銅含量而通行九州,成為九州通行的錢幣。昭明雖然因為壽命短而早早兵解離世,他的名聲卻隨著五銖錢傳揚九州。而且,揚州蕭氏因為鑄造五銖錢而聚斂巨大的財富。九州天下各大勢力中,青州田氏因夢幻秘境而富,梁州侯氏因銷售武備而富,揚州蕭氏因五銖錢而富,號稱“富三甲”。
五銖錢這麼好用,為什麼江柳現在還是在市面上看到很多其他亂七八糟的錢幣呢?原因很簡單,很多新鑄造的五銖錢與昭明最開始鑄造的五銖錢,雖然在外形上差不多,但是不可同日而語。與其他政權一樣,蕭氏也有搜刮錢財的無限慾望。五銖錢雖然表面上跟以前差不多,銅的含量卻大大降低。百姓們也不傻,這種含量降低的五銖錢自然沒有以前值錢。給江柳兌換銅錢的店鋪老闆特意告訴江柳,他給江柳換的是“老五銖”,可不是“新五銖”。
新五銖錢的競爭力沒那麼強,其他亂七八糟的錢幣自然就從各個角落鑽了出來。這就是江柳現在看到的亂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