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1/2 頁)
“這個便是我按照阿杰的想法,建造的水力鍛造錘模型!”
公安縣城外的一處小河邊,黃月英將一件半人大小的模型放進了水中,隨著河流的流動,將立式水輪上的板葉推動起來。
隨著水輪的轉動,帶動著木質的齒輪又反覆的推動著一柄半固定的小錘,然後這柄小錘便被推動著捶打砧鐵。
等打擊完一下後,小錘因為重力恢復原位,卻是馬上被轉過來的齒輪再次推高敲打砧鐵,週而復始
看著黃月英做的這個模型,簡傑也是一個大大的服字。作為一個穿越者,他只是在小說中聽說過水力鍛造這麼一個名詞,望文生義猜測是靠著水力來驅動鐵錘鍛造的,具體是什麼樣子的他也沒有查詢過資料。
但黃月英便可以根據簡傑描述的原理,做出實物來,做得還非常精良,也是讓簡傑心生欽佩。這種動手能力,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男人都強了。
“師孃果然了得!”於是乎簡傑馬上給了一個贊,這不是拍馬屁,而是真心佩服。
“沒什麼!咱們大漢已經有水碓,我只不過是把水碓稍微改了一下!真得沒什麼!倒是阿杰你的這個想法真得很不錯,這水力的利用之處有很多,我們都沒有挖掘出來!”黃月英依舊是一副波瀾不驚的模樣,隨口謙虛了一下。
其實大漢已經有了水力鍛造器類似的裝置,就是這個水碓,他的作用就是利用水力推動著一塊圓錐形的石頭,反覆捶打下面石臼上準備加工的稻穀。不過卻沒有人更進一步,想要更改一下裝置,用來鍛造鐵器。
“阿杰,你做的很好,有了這個東西,冶鐵行業的勞動量能夠得到很大的減弱,很多普通體力的人也能過來做工,解放了青壯年,更是讓鐵器的成本降下來!這個裝置和水碓相似,就叫他水鍛吧!”
黃月英的話,讓諸葛村夫連連點頭,現在的荊南,比起北方來可以說是差了許多,要說什麼地方比北方強,那自然是水多了。
水碓和這個水鍛,都是利用水力驅動,可以說是對荊南因地制宜的器械改進,能夠節約荊南本來便不多的人力,深得諸葛村夫的歡心。
“多謝老師賜名!還有一件事,我也想找老師找人研究一下!將士們現在所用的甲冑,主要是札甲和鱗甲,能不能利用這種水鍛,將大塊板狀金屬直接鍛造成甲冑。這樣的甲冑肯定更加堅固,而且不用像札甲和鱗甲那樣需要把細小的鐵片串起來,製作成本也低!”
趁著這個機會,簡傑又開始亂點科技樹了,想要把一千年後流行的板甲給提早點出來。
“你說的好像有些道理啊!”聽簡傑這麼一說,諸葛村夫琢磨了一下,因為沒有實物,這板甲的硬度不好猜測,但成本肯定能降下來,畢竟大塊鐵板,可不需要像現在的札甲和鱗甲一樣,把小塊鐵片串起來使用。
“另外學生還建議老師多開辦幾家造紙工坊!因為戰亂的緣故,紙的產量比起十幾年前少了不少,很多地方又開始倒退使用竹簡。現在這種情況下,對紙張的需求其實很大,而需求紙的人,又都是一些能夠識文斷字之人,他們的經濟條件不錯,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收益!”
雖然現在是戰時,但簡傑還是想要搞手工業,用手工業來賺取利潤,補貼財政。而除了鹽鐵這兩個傳統的國營專案外,簡傑苦思冥想了下,覺得還可以搞一搞的產業,也就造紙業了。
紙張在西漢時便已經有了,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降低了紙張成本,到了東漢末年,紙張的使用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不過戰亂卻是打斷了這個程序,甚至讓竹簡一度反攻倒算。
但對紙張還是有著可觀需求的,即便是政府辦公便少不了,簡傑覺得搞造紙工坊,應該是能夠賺錢的。
聽了簡傑的話之後,諸葛村夫微微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