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之後,卻靜靜地站在那裡。
直到,顧瑜的腳步聲徹底消失,他才又將洞簫送到唇邊。
深遠的簫音,在這薄暮冥冥中再次響起。
有些人,只要不辜負相遇便好。
第69章
第二日一大早, 一行人整裝待發。
只有兩輛馬車, 驛站也沒有多餘的馬車租借給他們, 韓青梧便只好與顧瑜分開。
於是韓青梧便與杜惟, 林遜之一輛車, 顧瑜與林夫人一輛車, 小青桐便比較隨意了, 要去哪輛車上待著,全看他心情。
只是這樣,韓青梧便與顧瑜分開了。
兩人本就才剛剛成親, 正是情濃之時,偏偏這段時間都在路上,又不能做些什麼, 好歹在馬車上時還能抱抱, 可現在兩人分坐兩輛車,韓青梧便連這點小動作都做不了了, 心裡著實有些悶悶的。
不過他這點小心思完全放在心裡, 與林遜之, 杜惟同一輛車時完全沒表露出來, 相談甚歡。
林遜之比他們年長, 見識與閱歷也比他們豐富,這一路上, 他將自己這兩年的事,撿有趣的說給他們聽, 便是在金鑾殿上的殿試經驗, 也都悉數傳授與他們。
韓青梧曾經想拜先生,被林遜之拒絕之後,便覺他是頗因循守禮之人,但此番接觸下來,卻覺得他的學問是真的紮實,為人似乎也不似原來那般嚴肅。
韓青梧與杜惟自覺從林遜之身上學到了很多,與他道謝時,林遜之卻說:「其實,我從你們身上,學的更多。」
杜惟是不知道自己教了他什麼,追問之下,他卻只是笑笑,沒有再多說。
顧瑜與林夫人也很投緣,一路上竟也話題不斷,尤其是吃食方面,林夫人是開小食鋪子的,會做不少家常小菜,顧瑜藉機跟她學了一些。
因著林遜之的病,在驛站多耽誤了四日,是以再次出發之時行路便有些快。
他們日行夜宿,終於在第五日午時過後,到了京都。
京都位於大銘國土的中心位置,是為中京之都,皇權所在。
天子腳下自是與其他地方不甚相同,自馬車經過城門守衛的檢查,進入刻有『中京之都』牌匾的城門之後,顧瑜立刻發現,自己的眼睛都不夠看了。
街道兩旁的商鋪林立,路上行人川流不息。
便連道路,俱都是青石板鋪就,不像在惠州城,只有春熙大街與府試院附近的街道是青石板的,其餘的都是泥土路,天晴的時候還好,一到下雨天,路上滿是泥濘。
便是這些也就罷了,還有一處與惠州城最最不同的地方在於,諾大的京都還分了內城和外城,他們現在便是在外城行走。
顧瑜撩開車簾,遠遠的便能看見,內城被那高高矗立的城牆包圍,那便是當今天子所在的皇宮內城。
馬車隨著人流緩慢前行,漸漸行人稀少了些,馬車速度也慢慢加快,最終在一座一進的宅院前停下。
這便是林遜之在京都的家了。
林遜之最初是按要求宿在國子監,學業結束後,與友人合租了這個一進的院子,後來他回老家替父守孝便退了它,此次入京都參加殿試,正巧那友人要走,他便再次將這院子給租了下來,想到林夫人要來,他便一人獨自承租。
院子不大,兩間廂房,餘下的便是廚房,沐浴房,能住人的只有兩間屋子。
韓青梧將林遜之母子送到家後,便打算去找客棧。
林夫人看了一圈小院子,發現確實住不下這許多人。
可她看著這些孩子把他們放下來,還要去找今晚住的地方,便怎樣也放心不下。
她想了想,還是建議道:「青梧,小瑜,小惟,這一路行來,你們對我與遜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