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第1/2 頁)
後來他說明瞭他的想法,顧瑜也仔細想了想。
此去京都路途遙遠,一路顛簸,她是知道的,可還沒有親自走上這一趟,對於未來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的,她倒是沒有什麼概念,可是說起桐桐,她就懂了,那個小娃娃幾乎就是她和韓青梧兩人一手帶大的。
每夜起夜,睡不了一個完整的覺,稍微病一下更是提心弔膽的,不停的洗尿布,餵奶,拍嗝……
這樣的生活才剛剛過去,便又要來一遍,顧瑜也是想想都害怕。
如此思來想去,顧瑜覺得韓青梧說的有道理,便答應了,「聽你的。」
韓青梧抱著顧瑜用力地親了一下,這般通情達理的小瑜兒,他真是太喜歡了。
兩人起身洗漱完畢後,韓青梧與顧瑜一道,去給他們的爹孃上香,韓青梧又把他們暫時不打算要孩子的想法,跟四位老人又說了一遍,請求他們諒解,並保證,待將來生活穩定了,一定第一時間考慮香火。
從小祠堂出來,韓青梧便要去廚房做早飯,顧瑜跟在他身後,道:「青梧哥哥,你教我做飯吧?現在我時間有餘,而你越來越忙了。」
韓青梧想想,也是,待到京都之後,也不知道國子監情況如何,萬一學業太忙,好歹顧瑜和韓青桐自己也不至於餓肚子。
「那今早的早飯,便開始教你吧!」
說幹便幹!
顧瑜本來就很聰明,做飯也不是太難的活,她學起來很快,她原先不會做,是因為從未做過飯,又沒人教她,現在韓青梧教的認真,她一下便學會了。
韓青梧便放心地將午飯也教給她做,很快她就出師了,餘下的,便是多看看菜譜,學幾個新菜式。
用過午飯後,雨勢漸小,但依然滴滴答答地沒停。
這樣的天氣哪裡也不能去,兩人便又如平常一般,在家看書。
不過今日看書,又與往常有些不同。
往日都是坐在書桌前,兩人各坐兩邊。
今日……
韓青梧除靴坐在長塌上,靠著牆,單腿支著,手肘架在膝蓋上,手中捲了本《大學章句》,顧瑜則依偎著他,閉著眼睛,靜靜地聽他將書本中的段落,一字一句地讀給她聽。
「所謂致知再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
屋外雨點砸在房簷上,噼啪作響,像是最好的配樂,全力襯託著少年溫潤清朗的讀書聲。
韓青梧讀完之後,又給顧瑜將意思也解說了一遍,務必讓她都聽懂明白之後,再進行下一篇,而在講解的過程中,又加深了他自己的記憶,一舉兩得。
待韓青梧讀完又講解完三篇章節之後,顧瑜將書拿了過來,「現在換我來讀給你聽。」
她隨便翻到一篇,便讀了起來,「《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詩》雲:「緡蠻黃鳥,止於丘隅。」」
讀到這兒,她忽然停了下來,歪著腦袋笑眯眯的看著韓青梧。
韓青梧看她笑的狡猾,眨了兩下眼睛,便猜到,這是要讓他說出下句,他張口便來,「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他還要繼續,顧瑜抬手製止了,而後她自己繼續道:「《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唸完這一句她便停了下來,韓青梧自然而然地便接上,「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他背完之後,兩人相視一笑。
就這樣,他們你讀一句,我背一段,將《大學章句》幾乎都念完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一日便這樣過去了,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