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一發,漸加重乎故,為諸侯憂也。今北方猶呼痎瘧,音皆。而世間傳本多以痎為疥,杜徵南亦無解釋,徐仙民音介,俗儒就為通雲:“病疥,令人惡寒,變而成瘧。”此臆說也。疥癬小疾,何足可論,寧有患疥轉作瘧乎?
《尚書》曰:“惟影響。”《周禮》雲:“土圭測影,影朝影夕。”《孟子》曰:“圖影失形。”《莊子》雲:“罔兩問影。”如此等字,皆當為光景之景。凡陰景者,因光而生,故即謂為景。《淮南子》呼為景柱,《廣雅》雲:“晷柱掛景。”並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傍始加彡,音於景反。而世間輒改治《尚書》、《周禮》、《莊》、《孟》從葛洪字,甚為失矣。
太公《六韜》,有天陳、地陳、人陳、雲鳥之陳。《論語》曰:“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左傳》:“為魚麗之陳。”俗本多作阜傍車乘之車。案諸陳隊,並作陳、鄭之陳。夫行陳之義,取於陳列耳,此六書為假借也,《蒼》、《雅》及近世字書,皆無別字;唯王羲之《小學章》,獨阜傍作車,縱復俗行,不宜追改《六韜》、《論語》、《左傳》也。
《詩》雲:“黃鳥于飛,集於灌木。”《傳》雲:“灌木,叢木也。”此乃《爾雅》之文,故李巡注曰:“木叢生曰灌。”《爾雅》末章又云:“木族生為灌。”族亦叢聚也。所以江南《詩》古本皆為叢聚之叢,而古叢字似最字,近世儒生,因改為最,解雲:“木之最高長者。”案:眾家《爾雅》及解《詩》無言此者,唯周續之《毛詩注》,音為徂會反,劉昌宗《詩注》,音為在公反,又祖會反:皆為穿鑿,失《爾雅》訓也。
“也”是語已及助句之辭,文籍備有之矣。河北經傳,悉略此字,其間字有不可得無者,至如“伯也執殳”,“於旅也語”,“回也屢空”,“風,風也,教也”,及《詩傳》雲:“不戢,戢也;不儺,儺也。”“不多,多也。”如斯之類,儻削此文,頗成廢闕。《詩》言:“青青子衿。”《傳》曰:“青衿,青領也,學子之服。”按:古者,斜領下連於衿,故謂領為衿。孫炎、郭璞注《爾雅》,曹大家注《列女傳》,並雲:“衿,交領也。”鄴下《詩》本,既無“也”字,群儒因謬說雲:“青衿、青領,是衣兩處之名,皆以青為飾。”用釋“青青”二字,其失大矣!又有俗學,聞經傳中時須也字,輒以意加之,每不得所,益成可笑。
《易》有蜀才注,江南學士,遂不知是何人。王儉《四部目錄》,不言姓名,題雲:“王弼後人。”謝炅、夏侯該,並讀數千卷書,皆疑是譙周;而《李蜀書》一名《漢之書》,雲:“姓範名長生,自稱蜀才。”南方以晉家渡江後,北間傳記,皆名為偽書,不貴省讀,故不見也。
《禮·王制》雲:“羸股肱。”鄭注云:“謂肘衣出其臂脛。”今書皆作擐甲之擐。國子博士蕭該雲:“擐當作<;img height=32 width=32 border=0 src=/bzk/;,音宣,擐是穿著之名,非出臂之義。”案《字林》,蕭讀是,徐爰音患,非也。
《漢書》:“田肯賀上。”江南本皆作“宵”字。沛國劉顯,博覽經籍,偏精班《漢》,梁代謂之《漢》聖。顯子臻,不墜家業。讀班史,呼為田肯。梁元帝嘗問之,答曰:“此無義可求,但臣家舊本,以雌黃改‘宵’為‘肯’。”元帝無以難之。吾至江北,見本為“肯”。
《漢書·王莽贊》雲:“紫色蛙聲,餘分閏位。”蓋謂非玄黃之色,不中律呂之音也。近有學士,名問甚高,遂雲:“王莽非直鳶髆虎視,而復紫色蛙聲。”亦為誤矣。
簡策字,竹下施朿,末代隸書,似杞、宋之宋,亦有竹下遂為夾者;猶如刺字之傍應為朿,今亦作夾。徐仙民《春秋》、《禮音》,遂以筴為正字,以策為音,殊為顛倒。《史記》又作悉字,誤而為述,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