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不搞這些,我要守紀律(求追讀)(第1/2 頁)
“宋先生對我們波道……信心很足啊。”徐廣聽到他說三年內幫他們做到華北一個區就年銷10萬臺,自己都沒這個底氣。
宋陽笑著說道:“所以我早點來跟你們談,我願意賭一把國貨。反正今年如果我把5000臺銷出去了,就跟你們籤代理協議。接下來三年按梯度每年拿多少貨,白紙黑字,賣不出去也是砸我手裡。倒是貴廠,得儘快找到資金擴產能提質量。僅憑收到的貨款,那是不夠週轉的。”
徐廣不知不覺地已經把他當做同齡人了,聞言點了點頭:“宋先生有這麼大的魄力,我們也感到很振奮。拿貨的價格,我們股東之間必須得商量一下。宋先生專程來一趟,今天就由我們做東。”
他說著就吩咐白永勝去安排了,轉頭才問宋陽:“如果價格定下來了,至少三成的貨款,宋先生這邊沒問題吧?”
董立明心裡一咯噔。00多萬的三成,那是大幾十萬了,宋陽哪有這個錢。
宋陽果然搖了搖頭:“你們還要兩個月才開始生產我的貨,那麼大的資金,幾個月的資金成本也夠高了。這事是我要做的新業務,回頭我在燕京的公司得要九十月份才辦得下來,到時候籤合同走公賬。在這之前,我們可以先簽個意向協議,我放1萬塊錢定金在這裡。”
徐廣有點猶豫。
現在他們的產品確實還挺受一些有眼光的人歡迎,有些甚至已經付了五成的貨款希望更早拿到貨。
只是定金的話,現在還沒這樣的先例。
只不過宋陽要了5000臺,又說了區域代理的想法,再加上他身上隱隱的背景和氣勢,徐廣一時之間也沒有一口回絕這個提議。
宋陽又說道:“貨款你放心。我說了,拿到貨之後,我能一個月內全賣掉。過年前,你們就能收到全部貨款。這一點,你們到時候要是不放心,可以寫到正式合同裡。”
徐廣這才點了點頭,然後再次堆起笑:“看來宋先生是已經找好了銷路,回款方面也完全有把握啊。”
宋陽於是只高深莫測地笑著。
他想得越離譜越好,反正宋陽什麼都沒說。
尋呼機這種東西,最開始大規模用的還真是公安系統,畢竟對講機太耗電,而bp機換一次電池可以用上大半個月。
現在,除了部分有錢人,主要的購買群體還真是國營大單位的人,比如說業務員、記者等等。
徐廣聽到他這麼大的口氣,只當他是有關係,已經找好了大客戶。
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太常見了。
宋陽不願多說,他們也就不深問。
到了晚上,波道的老總,加上技術骨幹,還有徐廣和白永勝都來了。
桌旁就董立明一個新嫩。
波道的老總許立華和徐廣都畢業於西南交大,負責技術的副總隨博畢業於浙大,聽說董立明是燕大學生就連連吹捧著,讓董立明一時如在雲端。
“我聽說過你啊!”許立華笑呵呵地對隨博說道,“隔壁邵興有個學生,年年考到燕大,年年因為要軍訓一年所以繼續復讀,你不記得了?之前電臺裡有說。”
董立明苦著臉:“真的?電臺都播了我?”
這純純黑歷史了。
“真的啊,說你終於去讀了,結果還是沒躲過,要是在復讀一年就沒事了。”許立華開著這個玩笑,卻看著宋陽。
邵興貨真價實有這麼個人,那麼董立明在石門莊軍訓了一年回來,帶回來了一個同學的哥哥,這個宋陽可能還真是部隊那條線的人。
許立華有心打通這條線採購的門路,對宋陽更加著意結交:“宋先生,我們老隋也在這裡。不是吹牛,我們的技術都是這個行業裡數一數二的。當初國家願意拿出510萬投資我們,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