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1(第1/2 頁)
權在握,因為他的老師徐階的死對頭高拱,重回內閣了。但至少這時的張居正,已經擁有了在政事上的絕對話語權 。朱載垕也相當信任他。”
“等到朱載垕去世以後,朱翊鈞繼位。高拱因為得罪了李太后,被貶走了。此時的張居正,徹底大權獨攬。”
“大權獨攬的張居正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史稱萬曆新政。這一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富國強兵。”
“張局正也確實做到了,他為國庫存下的錢四百餘萬,還有能吃十年的糧。”
“朱翊鈞和他媽都是那種花錢大手大腳的,但張居正也不是那種會順著皇帝的人,朱翊鈞找戶部支錢,十有八九 是支不出來的,不但支不出來,張居正還把宮裡的煙花秀也給砍了。就是為了省錢。”
“除了萬曆新政,海瑞和張居正極力推行的一條鞭法也是自唐代兩稅法以後的一次重大改革。”
“只可惜朱翊鈞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廢物點心廢得不是一點半點。按理來說,他跟著張居正長大,張居正的政治理念他不說學個七七八八,你起碼也學個三三四四。”
“但是他什麼也沒學到。除了一條鞭法。朱翊鈞在張居正死了以後就全都迫不及待的廢除了。”
“張居正的死因說來就更讓人寒心了。他是累死的。而且在張居正死後的第四天,朱翊鈞就把張居正的家給抄了。”
“朱翊鈞這個做法,誰看了不覺得寒心?誰還敢給他盡心盡力。連張居正都落不到好下場,其他的人能嗎?”
“而且朱翊鈞他還不上朝,這個不上朝就是字面意義的不上朝,連內閣大學士三四個月都見不到他一面。萬曆中興的局面是在張居正活著的時候一手締造的,離開了張居正,朱翊鈞什麼也不是。”
“張居正留給國庫的錢,就被他打了幾場仗給打沒了。都說明亡於萬曆,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後面還有四皇帝,但是大明氣數已經讓朱翊鈞敗得七七八八了。”
“朱翊鈞身為大明在為時間最長的皇帝,屬實是沒幹過什麼好事。能看得出來,他確實是朱厚熜的親孫子。爺孫倆祖傳的一脈相傳。”
“等到朱常洛上位的時候,他就更倒黴了。”
“明末四大案,有三樁都跟他有關。當了二十年名存實亡的太子,在位時間就只有一個月。”
“大明史上最短命的皇帝,就是他了。同樣,他也是大明最憋屈的皇帝。”
全文完
“前面說朱高熾在位時間短,朱常洛比他更短,人家朱高熾好歹還在位一年呢,朱常洛就在位一個月。朱常洛那叫一個慘,爹不幹正事,媽又不是什麼地位很高的后妃。”
“就朱翊鈞那種人,他一開始都不願意承認,後來是逼急了,沒辦法,他才承認朱常洛的存在。雖然朱常洛是朱翊鈞的長子,但是這個長子的身份沒給朱常洛帶來一點好處,反而使他的童年充滿了黑暗。”
“而且朱翊鈞把朱常洛立為太子,就是沒辦法的辦法,他根本就不想立朱常洛,但是大臣們一直催催催他,催他立太子,被催的沒辦法了,他才立了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洛一上位就被人刺殺。要不說他命大呢,剛好被別人給救下來了,不然他就死於這場刺殺了。那後面就沒他什麼事兒了。這就是三大案之一的梃擊案。”
“好不容易熬到他爹死了。豬常洛上位,結果他一上位,他就病倒了。完事病了之後,鄭貴妃還要害他。”
“鄭貴妃害朱常洛呢,又是這麼個事兒。因為朱翊鈞很寵鄭貴妃,他很喜歡鄭貴妃,他就給鄭貴妃畫餅。說他一定會立鄭貴妃的兒子當太子,但是最後他立了誰當太子,大傢伙也知道嘛,那鄭貴妃她就不服氣,加上前面那個梃擊案的始作俑者,一口咬定是鄭貴妃派他這麼幹的,當然是不是鄭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