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2/4 頁)
信, 再加上汪凌家人的書信, 打包成一個大禮包, 給遠在烏南的汪凌送去。
汪凌為人穩重,但剛知道蕭從簡被拘的訊息時候也不免氣得罵娘。他第一個念頭就是自己也完了,他一家老小,父母妻兒全在大盛,性命都捏在皇帝的手裡。他心中驚濤駭浪, 朝廷那邊一點怎麼處理他的訊息都沒有。
等過了兩日‐‐李諭算準了時間,汪凌應該著急了兩三天了‐‐皇帝的一匣子信一到, 汪凌開啟時候手都不知道是怎麼動的。
他幾乎是站著同時看了幾封信,看完之後他才坐下, 長舒一口氣, 彷彿劫後餘生。
皇帝沒有動他的家人,還把他的大兒子提升做了御前侍衛。
這樣一來,汪凌就算憋屈,就算為蕭從簡不平,就算冒出些小心思, 也不能動了‐‐皇帝只是削了蕭從簡,對汪凌卻稱得上是厚待禮遇了。汪凌若是因為蕭從簡被削,就在烏南有動作,不僅他自己會被天下人不恥,還將蕭從簡架到了火上。畢竟他和蕭從簡都是皇帝的臣子。
汪凌思來想去,他自認為只有自己最適合善後烏南,也最能貫徹蕭從簡在烏南的想法。既然皇帝暫時留他在這裡,不管這是為了安撫蕭派,還是做給天下人看,不管將來會如何,他現在只能回應皇帝,做好在烏南的事情。這也是為了蕭從簡將來考慮,蕭派需要如此。
大盛這邊,皇帝當然不會就這麼對汪凌放心了。之前蕭從簡就和皇帝說過要派文官去往烏南。這個時機正好。
&ldo;你說,烏南那邊是該派陳俊粱,還是派宋筌好?&rdo;
皇帝站在書架前,一邊翻找,一邊徵詢蕭從簡的看法。
蕭從簡白天多在書房消磨時間。皇帝一來,他仍坐在窗邊看書。聽到皇帝這麼問,他才終於有了些表情。
&ldo;朕是想派陳俊粱去,陳俊粱雖然年輕了點,耿直了點,但是個好人,朕信得過。&rdo;李諭說。
蕭從簡努力剋制了一會兒,他還是忍不住說了:&ldo;臣以為宋筌更合適。&rdo;
哪怕皇帝可能是在羞辱他,他還是得說出來。
皇帝卻眼睛一亮,微笑著說:&ldo;是嗎?宋筌?好,朕記住了。&rdo;
隔了一日,皇帝就將對宋筌的任命詔令帶來給蕭從簡看了。
&ldo;朕會派宋筌去烏南,先為特使,如果他這半年做得好,再命他常駐。他一去烏南就會先帶去朕的聖旨,和烏南當地的幾大家族見面。&rdo;
詔令上有皇帝璽印,有丞相鈐‐‐如今是趙歆成的了。若不是趙歆成的印,還在提醒蕭從簡,蕭從簡幾乎要錯覺這一切與從前無異。
他慢慢推開那道詔令。
他什麼都不用再說了,一個動作就說明白了。他已經不是丞相,李諭不必要如此。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那天見過霈霈之後,他原以為皇帝會很快將他關去別的地方。去大理寺也好,去玉臺也好,他都已經準備好了。他積蓄著滿腔的怒氣,私下用刑也好,公開審理也好,他都想好了。和霈霈說話的時候,霈霈也說了,蕭家正在努力,想要公開審理。
然而又是快半個月過去了,皇帝沒有轉移他,沒有審問他,只是將他關在這裡。住在東華宮,奢華自不必言。每日飯食也是精心準備,都是合他口味的飯菜。衣物與其他用具無一不精細。
此處偏殿只有幾個啞奴來服侍打掃,其他宮人一概見不著。每當皇帝來臨,連啞奴都消失不見了。
&ldo;陛下打算何時審我?&rdo;蕭從簡直接問道。
&ldo;樸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