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3/4 頁)
說是既聰慧又大方,一張圓臉,看起來就福相。鄭家與蕭家從前就相識,蕭桓似乎也鍾情鄭姑娘。如此一想,兩人該是可愛的一對兒。
蕭從簡果然不會坑自己的兒子。李諭這個做長輩(準後爸)的內心很欣慰。
韓望宗與何君達的侄女的事也定了下來。何君達將侄女從老家接出來,送都京中,讓她住在何家在京中的一處宅子裡。
韓望宗年前提了親,何家再沒有不承的道理,周圍都說成了一門好親事。兩人經歷了些波折總算圓滿了。
正月十三上燈。宮中也擺了燈市,所見之處都是華燈。當時人愛金魚燈,就見金的,粉的,藍的,紫的,各色金魚掛在廊下,微風一吹,輕輕晃動,燈影隨之搖曳,李諭看那一團團的花團錦簇,一瞬間恍惚,只覺得這些並不古意,反而很童趣。
他有時候也會想,從歷史時代上來看,他正身處古代,與一群老祖宗在一起。但換個角度想,他才是更老的那個。因為還要再過幾百年,上千年時間,才會到達他的時間。
也許是燈下不定的陰影叫他容易胡思亂想,彷彿這繁華中依然藏著孤獨。他甚至有點懷念起都市的光汙染。
&ldo;父皇,父皇!&rdo;小公主拖著李諭的手,要他拿一盞燈給自己。李諭抱起她,不讓她到處亂跑。讓宮人拿了盞琉璃小燈來給她。
小公主發了脾氣,啪一下就將琉璃燈摔碎了。
&ldo;不要這個!&rdo;她不要貴重的琉璃燈,想要大而輕的紙燈籠。
李諭逗她:&ldo;你到底要哪個嘛?你不說你要哪個,為父怎麼知道是哪個。&rdo;
小公主指這個,李諭就說那個,把小公主急得淚花都出來了。宮人們忍俊不禁。皇后站在不遠處,看看燈,看皇帝與小公主,也不由微笑。她攜著賢妃陳氏的手走過來,提了盞金魚燈給小公主,才叫她破涕為笑。
孩子們在一起玩,一圈宮女圍繞著他們,花園中笑鬧聲不絕。皇后眼睛盯著孩子,低聲說:&ldo;陛下這麼喜愛小公主,宮中若再添幾個這樣的女孩兒也好。&rdo;
她與皇帝並肩坐在一處,說話聲雖然輕,但李諭聽得很清楚。他看了皇后一眼,又看了賢妃一眼。賢妃立在不遠處,她從夏天斷斷續續病了許久,最近終於好了起來,臉上用了脂粉,終於消了病色,顯出嬌妍。
李諭也低聲向皇后說:&ldo;所以你們就叫小陳娘子來伺候公主?&rdo;
他還記得這事情。
皇后只說了一聲:&ldo;陛下!&rdo;她臉色有些蒼白委屈,但沒有否認。李諭知道她和賢妃走得近,說這話也怪沒意思的,他也不想讓馮皇后沒臉。
&ldo;後來小陳娘子怎麼樣了?&rdo;他問。
皇后這才緩和了些,說:&ldo;賢妃訓斥了她……偷偷抹了幾夜的眼淚。她其實是個穩重人,只是一時迷了心竅。&rdo;
李諭沉默片刻道:&ldo;等出了正月,就送她回家吧,賞賜她些東西,別太難堪了‐‐好好一個姑娘,白耗在宮裡做什麼。&rdo;
皇后抿著嘴唇,她實在弄不懂皇帝的心思。若要真討厭小陳娘子,為何又牽掛她的出路,保住她的一點顏面。不過她還仍應了是。
什麼叫白耗在宮中……她心中朦朦朧朧閃過一個念頭,但抓不住,只覺得周圍的華燈也沒那麼有趣了。
李諭從花園回東華宮路上又聽到一陣笛聲。今晚的奏樂助興的樂手應該散了,這會兒不知道是哪個笛手在加練,夜風中只有孤孤單單的笛聲。
</br>
<sty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