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科幻靈異 > 巧克力遊戲解說青鬼 > 第3頁

第3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科幻靈異小說: 穿成惡女配後距我被殺還剩三個月時光逆旅的救贖量子傳奇系統降臨!助我戰蟲族末日,所有人時間倒流拯救世界店主,副本里不允許談戀愛冰寒末世:我用神爐熔鍊萬種物資人牢末世:魔方空間來種田星際:病弱女配倒拔垂楊柳在那蒼穹與蒼穹之間虛擬塵世隱龍密語如意茶館被拐星際,撿廢品暴富被元帥標記鬼吹燈之秘墓異聞錄詭道之通靈秘法末世征途,從尋親開始智人危機起源大陸之天外來客

八年間的創作廣度絕非一般作家單靠&ldo;取材&rdo;便能達成,而是兩人在知識層面的互補結果,德山與井上在各個領域方面的喜好,幾乎毫無重疊。

也唯有如此,才能成就多采多姿的作品風格吧!

▼故事、主題至上論

除了避開&ldo;樣板化&rdo;的創作風氣外,岡嶋二人還有一項與當代作家不同之處‐‐很少創作系列角色。

二十八部作品中出現過的系列角色只有在《吾乃萬事通大藏》(短篇連作集)中登場的釘丸大藏,《該死的星期五》、《非常加爾底亞》的&ldo;山本山二人組&rdo;,及《不眠夜的殺人》、《不眠夜的報復》的&ldo;搜查〇課三人組&rdo;而已,且出版冊數不超過兩本。

或許從某方面來說,&ldo;系列角色&rdo;也算是一種&ldo;樣板化&rdo;,不過追根究柢,還是要歸因於執筆者井上泉&ldo;喜新厭舊&rdo;的人格特質,與他的寫作理念‐‐他原就不是&ldo;從角色、人物出發&rdo;的單一舞者。

大抵來說,&ldo;從角色出發&rdo;與&ldo;從劇情出發&rdo;的創作者,兩種創作策略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前者好比先決定好演員名單的即興舞臺劇,作者給予每一名角色性格後,賦予故事一個開頭,再由人物的個性決定劇情如何發展;反之,後者就像依照劇本挑選演員的電視劇,作者決定好欲呈現的主題及劇情走向後,再根據大綱設定登場人物,這些角色的性格與身分設定都得配合故事才行。

一般而言,&ldo;從角色出發&rdo;的作品,登場人物個性鮮明且獨特,劇情卻在往不受控制,無法抵達令人滿意的終點;&ldo;從劇情出發&rdo;的作品,故事的結構性較強,邁向結局的過程相對順利,但人物塑造較平板(或是流於典型),無法深入描寫人性。當然也有兩者兼顧的傑作,但比例不多。

岡嶋二人則近似於後者。井上泉在回憶錄中提到:&ldo;我的小說本來就不打算描寫人性(當然他也肯定這類作品的價值),對我而言,登場人物只是&l;棋子&r;,是為劇情而存在,是為將包含故事的小說全體引導至同一個方向而存在……(略)不過我也必須賦予角色們對應的存在感,即使是&l;棋子&r;也得下一番工夫,讓讀者感覺不出他們是&l;棋子&r;。如果登場人物都如橡膠人偶般單調,讓者是感受不到樂趣的。&rdo;

換句話說,井上的創作態度是&ldo;在劇情走向的限制下&rdo;儘量給予登場人物鮮明的個性,反之,若某人物塑造會妨礙想呈現的劇情主旨,他會毫不猶豫地完全推翻。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岡嶋的純本格創作《於是門被關上了》,井上自承這部作品的原稿寫了兩次,第一次完稿後因書籍的發行延期,他又拿回去重改‐‐只因為他覺得角色性格無法呼應故事主題。這便井上對創作理念的堅持。

▼承先啟後的歷史地位

藉由這般&ldo;劇情導向&rdo;的作法,讀者可以發現岡嶋二人是很重視&ldo;閱讀過程&rdo;的作家。

比起意外的真相或&ldo;一口氣揭開謎團&rdo;的俐落感,岡嶋更看重&ldo;逐漸逼近事件核心,如此令人興奮的過程&rdo;。井上泉早期讀過松本清張的《砂之器》,對故事裡今西刑警不斷奔走、迫近真相的劇情描寫,產生這樣的體悟,他認為有趣的不是詭計本身,而是詭計的呈現方式與解開詭計的經過。

因為重視&ldo;過程&rdo;,岡嶋的作品中少見同一個謎團從頭懸唸到尾

目錄
民國照片裡的秘密無限之鬼瞳關於【749】的密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