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3 頁)
瑾玉目瞪口呆的看著溫鈞,這位名滿天下的文壇泰斗,頓時有些無語,溫鈞字飛卿,顯學之宗,竟然如此無厘頭。
&ldo;少年郎,你如此看著我,該不會實在想說我說的太有道理了吧?&rdo;溫鈞自得一笑。
&ldo;前輩說笑了。&rdo;張景宣淡定道,瑾突然收斂眼神,上一輩子,張景宣拜文壇領袖溫鈞為師,按照溫鈞的想法,張景宣這種性格最適合幹的事,還是做學問,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張景宣做了官,而且還做了最大的官,成為大周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宰相,並且成為大周朝人人得而誅之的奸佞之臣。
瑾玉隱約記得,在她而十二歲那年的冬日,聽見來燒香的香客們說,這個曾經的文壇領袖,在給張景宣寫了一封信之後,投湖而亡。
瑾玉一直不知道張景宣這個哥哥,為什麼要這樣做這種背叛國家,傷害所有人的事情,瑾玉拉了拉張景宣的手,張景宣回頭看了看瑾玉,然後對著瑾玉笑了笑,瑾玉握緊了雙手,暗自道,無論如何,她都要阻止他。
不出所料,溫鈞收了張景宣做徒弟,儘管張景宣面上很平靜,但是瑾玉卻能夠從他的眼睛裡看到喜悅。
一行人踱步到一處水榭上,面前擺放著個樣紙張,看來是之前寫的應景詩了。這些當世大儒們自然是看不上那些少年少女的詩作,只是偶爾有幾張較為優秀的詩句,也只是中上品而已,只是念道一首詩時,眾人都停歇了討論。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ldo;這首詩倒是意蘊獨特啊。&ldo;真玉抹了把鬍子說道,不知道為什麼瑾玉看見張維文的臉十分快速的紅了一下。
&ldo;旁人些柳絮都是以景之物,而這首倒是十分難得的無我之境。&rdo;溫鈞說道。
&ldo;這次詩會,倒是重言撥得了頭籌,不愧是這屆的解元。&rdo;
&ldo;真人繆贊了。&rdo;
張維文心中巨汗,實在是想不出其他寫柳絮的詩句了,杜甫大詩人,對不住了。
&ldo;咦?我倒是覺得這首詩十分有趣,也不失為一首趣詩。&rdo;
阿孃囑兒勤念詩,無奈因風白雪起,兒驚快走逐雪去,阿孃急喚噴嚏急。
眾人皆笑,這分明像是一孩童嬉戲之作,但是勝在童趣十足。
&ldo;詩確實有趣,字寫的也有趣,只見那紙上的幾個字歪歪扭扭,一粗一細,瑾玉自己寫的時候但不覺得有多醜可是現在看來,真的是醜爆了。
瑾玉臉都羞紅了。
張維文摸了摸她的頭。真玉笑道&ldo;六歲小童有此才思,已然難得,飛卿你就不要如此吹毛求疵了。&rdo;瑾玉頓時一樂,不小心漏嘴,便焦急的捂上了嘴。
眾人失笑。
用過十分精緻的午膳之後,詩會便結束了,這金陵詩會到是短的緊兒,瑾玉與柳成琳告別之後,早早窩在馬車上。
不理那兩個笑話自己的傢伙。
☆、第二十一章 金簪
瑾玉一行人回到張家時,日頭正高,一行人便急急回到清和院裡,程氏早已經在門廳等待,一旁的蓮香送上一盅涼茶,瑾玉灌了一口,便感覺心裡一陣透涼,程氏將張維文的外衫脫掉,便問道&ldo;兩個孩子,在詩會上表現的怎麼樣?&rdo;焦急之意溢於言表。
&ldo;夫人莫急,瑾玉與景宣表現的都很好,有一位大儒還收了景宣做徒弟。&rdo;程氏面露喜色,欣喜道&ldo;我們家的兩個孩子果然都是好的,夫君辛苦了,快去休息吧。&rdo;茴香侍候張維文睡下了,瑾玉也隨自己的丫鬟香菱回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