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許攸獻計(第2/3 頁)
邊,等待袁尚回來。袁尚攻打平原時,聽說曹操已經打敗了尹楷和沮鵠,大軍圍困了冀州,就趕緊撤兵回來救援。
部將馬延建議說:“如果走大路,曹操肯定有埋伏;我們可以走小路,從西山出去,直接攻擊曹營,肯定能解圍。”
袁尚聽從了他的建議,自己帶著大軍先走,讓馬延和張覬斷後。
曹操早就得到了訊息,說:“如果他們走大路,我就避開;如果走小路,我就能一舉抓住他們。我猜袁尚會點火作為訊號,讓城裡的人接應。我可以分兵去對付他們。”
於是安排好了一切。袁尚到了陽平亭,離冀州十七里,靠著滏水。他讓士兵們堆起柴草,晚上點火作為訊號,派李孚假扮成曹軍的都督,到了城下。李孚大叫:“開門!”
審配聽出是李孚的聲音,就放他進城,李孚說:“袁尚已經在陽平亭佈陣,等待接應,如果城裡的兵出來,也點火作為訊號。”
審配讓城裡的人點火,以傳遞資訊。
李孚又說:“城裡沒糧食了,可以讓老弱病殘和女人出來投降;他們肯定沒有防備,我們就可以趁機攻擊。”審配聽從了他的建議。
第二天,城上掛起了白旗,上面寫著“冀州百姓投降”。
,!
曹操說:“這是城裡沒糧食了,讓老弱百姓出來投降,後面肯定有兵出來。”
他命令張遼和徐晃各帶三千兵埋伏在兩邊。曹操自己騎馬,帶著旗幟到了城下,果然看到城門開啟,百姓扶老攜幼,舉著白旗出來。百姓剛出來完,城裡的兵就衝了出來。曹操一揮紅旗,張遼和徐晃的兵就一起出來,亂殺一氣,城裡的兵只好退回去了。
曹操自己騎馬追了上去,到了吊橋邊,城中的箭像雨一樣射過來,差點射穿了他的頭盔。眾將趕緊把他救了回來。
曹操換了衣服和馬,帶著人去攻打袁尚的營寨,袁尚親自迎戰。各路兵馬一起殺到,兩軍混戰,袁尚大敗。他帶著敗兵退到西山下,讓人去催馬延和張覬的軍隊。但他不知道曹操已經讓呂曠和呂翔去招安了他們。兩位將領跟著呂曠和呂翔來投降,曹操也封他們為列侯。當天就進攻西山,先讓呂曠、呂翔、馬延和張覬切斷袁尚的糧道。
袁尚知道西山守不住了,夜裡逃到濫口。還沒安頓好,四面八方的火光就起來了,伏兵一起出來,人們還沒穿上盔甲,馬還沒上鞍,袁尚的軍隊就大敗了。他退了五十里,走投無路,只好派陰夔去曹操的營地請降。
曹操假裝答應了,但夜裡就讓張遼和徐晃去劫寨。袁尚把所有的東西都扔了,逃往中山。曹操回軍攻打冀州。
許攸建議說:“為什麼不把漳河的水引過來淹城呢?”
曹操同意了他的計劃,先派兵在城外挖溝,周圍四十里。審配在城上看到曹操的軍隊在城外挖溝,但挖得很淺。
審配暗自嘲笑說:“這是想引漳河的水來淹城。溝深才能淹,這麼淺,有什麼用!”於是沒有防備。
那天晚上,曹操增加了十倍計程車兵,一起挖掘,到了天亮,溝寬深兩丈,引漳水淹城,城裡的水深了數尺。再加上糧食斷絕,士兵們都餓死了。辛毗在城外,用槍挑著袁尚的印綬和衣服,招安城裡的人。
審配大怒,把辛毗的家人八十多口,都在城上殺了,把頭扔了下來。辛毗哭個不停。審配的侄子審榮,平時和辛毗關係很好,看到辛毗的家人被害,心裡很憤怒,就偷偷寫了一封獻門的信,綁在箭上,射下城來。士兵撿到了信,獻給了辛毗,辛毗把信獻給了曹操。
曹操先下令:如果進城,不要殺害袁家的老人和孩子;投降的軍民免死。第二天天亮,審榮開啟了西門,放曹軍進來。辛毗騎馬先進城,將領們跟著,殺進冀州。審配在東南城樓上,看到曹操的軍隊已經進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