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企業間第一次接觸(第1/2 頁)
宮哲明要考察的是國營東方機械裝置廠,一把手正是魏平車禍那晚魏平老婆陪喝兩瓶“五糧液”的王廠長。
根據主管局要求,王廠長很慎重地考慮了這次企業被兼併的大事,也一次次跟局領導彙報瞭如何實施被兼併的思路。針對這樣的老企業,市政府非常鼓勵走兼併之路,謀個出路。
為了不讓愛廠如家的廣大職工產生情緒上的波動,王廠長只在小範圍談論了被兼併大事。
小範圍是五個人:王廠長本人,黨委李書記,財務鍾部長,工會周主席,外加辦公室主任。
時間是下午2點,東方的五個核心人物端坐小會議室等候。
在宮哲明等人沒來之前,王廠長語重心長一番話,說:“除了我,你們都是這個廠的老職工,最年輕的鐘部長也在這個廠幹了有20年,要說感情誰都不潛。但我們不能眼看著產品賣不出去,工廠面臨倒閉,職工沒飯吃。我知道在這個廠子裡,有夫妻,有兄弟姐妹,有的甚至一家子四五口都在廠裡,他們生活那麼艱難,僅僅靠著一個月2000多塊錢,怎麼生活啊,孩子要上學,老人要看病,工人們牢騷怪話一大堆。這不奇怪,我們不能埋怨他們。回頭他們還在兢兢業業的工作。其實,這樣的敬業精神我個人不希望看到,產出大於需求,庫房堆滿了賣不出去的貨。市場就是那麼冷漠,舉步維艱,我們當領導的有幾個每天能睡個踏實覺。因此,改制勢在必行,這次既然有這個機遇,我看我們要牢牢抓住,對工廠有利的事我們不能等閒視之。我們的前任領導、現在的發改委陶建平主任十分關注我們企業,為我們牽線搭橋,我們為什麼不能摸著石頭過河。局黨委也非常支援我的這個想法,老書記就一句話,改革有發展,破產沒活路。當然咯,工人們也許不理解,說我們是敗家子,好好的一個老國企說沒就沒了。可是有誰認真地想過,如果再這麼下去,工廠破產了,兩千多號工人何去何從?今天工會主席在,你是工人的代表,你第一個不希望工廠破產吧。”
李書記插了一句:“工會和宣傳部應該積極配合,為改制提前製造些議論,在全廠範圍內來一個大討論,題目就叫‘職工生存艱難,企業何去何從?’”
王廠長看看手機時間,接著說:“李書記這個提議很好,但要先緩一緩,等兼併之事談個八九不離十,我們再引導性的開展討論。職工是企業的主人公,企業的命天不能我們幾個說了算,但我們可以引導職工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今天下午我們先跟威邦公司的領導的接觸一下,只是先摸摸底,看看可能性有多大。我沒有通知副廠級領導,過去的經驗告訴我,我們有些幹部嘴上不上拉鍊,明明小範圍討論的事情第二天全廠無人不知,沒人不曉,何況這是大事,不能先擾亂軍心啊。還有,”王廠長停頓一下,強調說:“對威邦公司的態度是,有問有答,不主動暴露家底,爭取談到一個超乎意外的結果。”
所謂超乎意料的結果,很明確就是讓宮哲明多放點血,確保工廠職工工資按時發放,抬再投入有點資金,使工廠正常運轉起來。
宮哲明的算盤則是投入有限的資金拿下“東方”這個國企,發展威邦的事業,逐步做大做強。
威邦考察東方機械裝置廠來了4個人,宮家父子,財務王總監,生產林副總。
“東方”的小會議室9個人客套過後直接進入主題。
宮哲明看完東方去年的財務報表,單刀直入:“固定資產3500萬,去年產值1200萬,職工2000多人,虧損680萬,這些資料確實不好看,財務能告訴我廠裡有多少裝置?”
財務鍾部長不假思索:“金屬切削裝置356臺,大型數控精密裝置29臺,德國進口加工中心1臺。”
宮哲明:“庫存產品多少件,待在庫裡幾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