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爭論(第1/4 頁)
“有能力的人難道還擔心考試?”何文不假思索道。
“那朝廷選才,該選擇什麼樣的人?”三皇子繼續追問。
“自然是德才兼備者!”
三皇子笑著搖了搖頭。
陳清嵐也不禁揉了揉眉心。
李小云和趙鈺也靠在椅子上,沉默不語。
何文察覺到幾人的變化,便看向三皇子問道:“這有何不妥嗎?”
“自然沒什麼不妥!”三皇子笑道,“但請問何兄,德才兼備者,陳國有多少人?”
“這……”何文剛剛開口,就說不下去。
“看來何兄也知道這種人有多稀少了!”三皇子說道。
何文只好回到之前的問題,“但這和你洩露會試試題有什麼關係?”
“我只是想說明,科舉這一條路不行!”
看見何文和陳清嵐的面色變化,三皇子才繼續解釋道,“飽讀詩書,皓首窮經之人,可能對於政事一竅不通。這種儒生只會誤國。”
“現在的科舉講究策論,皇兄僅僅因為一些腐儒就把這條路否定,未免有些偏激!”陳清嵐低聲說道。
三皇子搖了搖頭,說道:“策論也不過是些高談闊論罷了!真正可行的寥寥無幾。”
“所以你就可以將試題洩露出去?”陳瑾華譏諷道。
“這也只是權宜之計!”三皇子解釋道,“我之所以說這麼多,只是想說明科舉沒那麼正確。所以我不認為把試題洩露出去是多大的事情。”
“權宜之計?”陳清嵐皺眉問道,“不知道皇兄下一步怎麼打算?”
“陳國曆來都是科舉取士,這樣未免有些單一。而且還不能得到合適的人才。所以我計劃按照不同的官職,使用不同的方法選取人才。”
“展開說說吧!”陳清嵐繼續說道。
“就拿工部來說,讓只會通讀經史的儒生去合適嗎?他們知道怎麼樣能降低一個宮殿的成本、怎麼做能在工期內疏通河道嗎?”
陳清嵐沉默不語,何文也無話可說。他們其實也知道,那些只會死讀書的人是做不來這些事情的。
一旁的李小云則是饒有興趣的問道:“那三皇子打算怎麼做?”
“工部的官員,應該選擇那些擅長算術之人!”
這話不禁讓李小云眼睛一亮。
而三皇子則是繼續解釋道:“涉及到施工的工期、損耗、成本……這些都需要好好計算。成本和工期不會因為你宣講仁義就改變,只有實打實數字。所以工部官員,應該是在算術一道精通之人方可擔任。清嵐,你知道工部一年浪費了多少銀子嗎?”
“這個確實不知!”陳清嵐回答道。她其實也察覺到有時候工部的辦事很低效,但還真沒有去仔細調查過。
“看看這個吧!”三皇子說著便從懷中拿出幾張紙,“就拿去年永和宮的建造為例,前期需要將一些廢料處理掉,然後他們就花了一個月將這些東西搬出去。結果後面修建到一半的時候,發現這些東西又可以拿來利用,於是又花了一個月把那些東西搬回來。這樣一來一回,不僅耗費時間,還浪費了不少銀子。這還只是其中一點。你在看他們的人員安排,明顯就不合理,換一種安排,效率就能明顯提高。”
說完,三皇子還給陳清嵐指了指紙張的一角。只見那裡寫了一種更合理的分配方式。
“如此一來,僅僅永和宮這一個專案,就多花了五萬兩銀子。”三皇子最後總結道,“更不用說其他地方了!這裡是京城,中間的官員不敢耍小動作,尚且浪費了這麼多。要是到了地方上,經過了官員的層層盤剝,恐怕不止浪費銀錢,工程的質量估計也不能保證。”
陳清嵐有些失落的將紙張遞給一旁的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