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趙林不懂策論?(前面已改)(第2/2 頁)
點頭,卻是心中思量。
女大不由人,看來得考慮她的婚姻大事了。
……
趙林不知道傅立青竟然為了他去求了傅尚書,在衙役們驗過身份後,進入考場。
府試和縣試沒有太大區別,但只考一張卷子。
策論。
策論,就是議論朝政,向朝廷獻策的文章。
所以叫策論。
經義是基本功,而詩歌做的再好,也沒法治理國家,所以在縣試考了基本功後,府試就直接考策論。
看看你有沒有當官的水準。
趙林略微欣喜。
雖然前身把經義背得很熟,但畢竟只有三年,難免有遺漏。
而策論卻是自己的強項。
趙林前世可是真的靠考試進過體制的。
雖然後來離開,但考試的本領卻沒落下。
“據說取消經義詩詞這些東西,是當朝禮部尚書傅承望建議的。這麼做是因為詩詞經義對於做官沒有任何意義,而朝廷選拔官員的目的就是治理天下,要那些只會背誦寫詩作詞的人沒有任何用處。”
“這麼說來,還是承了傅尚書的情了?”
趙林心裡胡思亂想了一陣,開始看題。
題目:
有一大河常氾濫,如何治理該河。
“竟然是和水患有關。”
趙林微微挑眉,沒想到上來就是這麼大的。
“看來這大啟朝很注重實際,很好。要是盡搞那些虛的,我還不好弄了。”
趙林提起筆,開始在稿紙上慢慢的寫起來。
開篇點題。
“怎麼治水,要看在什麼位置。”
作為曾經體制內的一員,趙林再熟悉不過這些東西。
有道是屁股決定腦袋,坐在什麼位置,決定你該做什麼。
要是隻管治水的人,那就簡單了,拿著各種法子去治,只要不再氾濫就行。
而若是治水總負責人,就得考慮方方面面,人工、資金這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的一層,高一層是誰能在治水裡面撈好處,再高一層是治水對誰有好處,對誰有壞處,會影響誰的好處,等等。
歷來所有策,都和人有關,拋卻人去考慮辦法,卻是緣木求魚,最終失敗。
趙林相信上面出這道題也不只是為了治水的法子,否則不用這麼大費周章。
趙林考慮再三,挑了幾個前世治水的法子,然後用體制內的語法寫了一遍,檢查了好幾遍後,才滿意的放下筆。
“中規中矩,但卻行之有效,而且責任分明,不信那些當領導的不喜歡。”
趙林舉手示意,直接交卷出去,不等了。
看到趙林走出盛京府大門,不少目光頓時同時看過來。
這些目光裡都充滿了詫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