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昨夜的夢境頓時又浮上心頭。
多鐸百感交集。
有宮人經過,過來問他怎麼了,多鐸只道:「沒事兒,我就在這裡坐坐而已。」
這位小貝勒向來離經叛道,宮人並未多想,這才下去。
此時此刻的皇太極聽聞了這件事,其實他並沒有刻意派人盯著多鐸,而是派人守著宮裡的每個角落,甚至每個人。
他這位置並不穩固,他心裡也不踏實,「多鐸去那裡做什麼?」
一旁的侍從並不知道。
皇太極如今正煩心了,雖說和朝鮮打仗他們打贏了,沒想到明廷卻是修書一封過來,義正言辭的點名了金國沒有和談的誠意。
這是為何?
皇太極明白,他們一邊與明廷和談,一邊攻打朝鮮,明廷怎麼高興的起來?
換成從前,明廷還能拉上朝鮮一把,可如今都自身難保了,還能去救誰?
所以,原本這一來一往一封信就得花上個把月的時間,這麼久總算是看到了點希望,沒想到一場勝仗一打,一切回到了從前。
特別是袁崇煥,從前來金國他們是好吃好喝招待著,沒想到一轉身,一封信來竟說他們無恥?
皇太極氣的直罵人。
在院子裡睹物思人的多鐸也收到了袁崇煥的來信,和從前嘮家常的寫信風格不一樣,這封信言辭鋒利,到最後連他也罵上了,說來說去,就是罵他們金國不要臉,罵他不要臉。
多鐸:「???」
從前回信,多鐸想著自己代表著金國的形象,字兒寫的不好也挺醜的,所以每次都要那滿代勞。
如今一封信收到,多鐸也沒時間感時傷懷,立馬回府給袁崇煥回信。
他信裡頭的內容也很簡單明瞭——不要臉?他們怎麼不要臉了?他們是在與明廷和談,又不是在與朝鮮和談,何來不要臉一說?況且,要是你們明廷覺得不要臉,想要拔刀相助,那就來打呀,他們金國奉陪到底!
最後,他更是不忘再次與袁崇煥強調他們之間的賭約。
要是今年他們國家有大旱,袁崇煥得答應他一個條件!
信送出去了,找到了發洩口的多鐸也舒坦了不少。
接下來的幾日,他仍舊是軍營、院子兩點一線,在軍營裡和將士們一同吃飯一同訓練,回去之後和多爾袞討論討論今日軍營中發生了什麼事情,小日子過得是簡單又快樂。
很快,多鐸快樂的日子被阿敏送過來的一封信給打亂了。
前些日子,原本金國派過去的使臣南木泰等人都已經打算和朝鮮在江華島焚書盟試,阿敏也代表金國在盟誓上署名了,可後來轉而一想,卻又覺得對朝鮮誓文不滿意,便讓旗下將士分兵擄掠三日,使朝鮮京畿道海邊一帶成了空城。
別說皇太極氣的砸了幾個杯子,多鐸聽聞這訊息的時候也驚呆了。
他從前一直覺得莽古爾泰不要臉,沒想到阿敏比莽古爾泰還要不要臉,這字都簽了,還能反悔的?
皇太極連夜將他們這些貝勒喊到書房,商量對策。
多鐸年紀最小,坐在最末尾,能看到每個人臉上的神色,像莽古爾泰則是驕傲,覺得他們金國給朝鮮顏色瞧了,看他們以後還敢不敢討價還價的!
代善一如既往,依舊打哈哈。
濟爾哈朗是阿敏的弟弟,如今沉著一張臉沒說話。
皇太極道:「……阿敏此次私自做主,搶奪朝鮮百姓東西,實在是罪無可赦,可如今事情已經發生,你們可有什麼辦法?」
「都發生了還能怎麼樣?難道要我們給朝鮮賠不是?」莽古爾泰只覺得這樣沒錯,其實金國一開始就是靠搶東西為生的,用明廷的話來說,那就是強盜,「而且這件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