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任務完成(第3/4 頁)
取經卷中智慧居士維摩詰之意、人稱摩詰居士。唐代詩人,畫家,世人傳其技藝嫻熟如神。其為大薦福寺所畫佛經壁畫,被時人稱之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北宋蘇軾評雲:“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備註: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與可以發動的素描技能不同,顧為經只感覺一陣龐雜的知識湧入腦海。
他閉上眼睛,細細的體悟。
豪無疑問,盛唐是整個華夏文明的一個百花齊放的大高潮,王維居士就是其中一朵不蔓不枝的蓮花。
人們想到唐代書畫,往往會先想到畫了《八十七神仙圖》的畫聖吳道子。其次就是二李,也就是著名的李思訓,李召道父子,很少有人能一下子就想到王維。
這並不是王維畫的不好。
顧為經就知道,王維是一個非常全能的畫家。
他不僅僅曾畫過無數寺廟牆壁,時任宰相崔園要為家中畫影壁,第一個邀請的也是同僚王維。而且,甚至曾受邀去大慈恩寺與吳道子一同作畫。
他同樣很擅長畫山水田園。
“始用渲淡,一變勾斫之法”——這是後世對他繪畫技巧的褒獎和概括。
只是恰恰應為過於全能了,做官,他是五品以上能身穿朱紫的高官顯貴。寫詩,他是三言兩語就能讓玉真公主驚為天人的天縱奇材。
在學校裡所受的教育中,王維更多的以一個一個士大夫和文人的形象出現。只會在那些被無數人所誦讀的傳世名篇背後輕飄飄的加上一句備註——唐代著名畫家。
顧為經拿著畫筆,在空中虛點,揣摩著正在作畫的感覺。
這和系統給予的另外一個獎勵【阿道夫·馮·門採爾】的繪畫基礎技巧不同。
那個技能給予他的是經驗,在發動技能的狀態下,顧為經自己就像是被老爺子幽魂附體了,擁有無比嫻熟的用筆技藝。
而這次的獎勵則是知識。
王維經歷了由唐代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這後便是藩鎮割據,戰亂不絕。
他的詩詞歌賦尚且能透過人們的口口相傳留存於世。他的繪畫真跡和有關的書籍筆記都和很多同代大師珍貴的手稿一樣亡佚了。
如今流傳於世明確為王維所寫的繪畫藝術理論類心得只剩下了短短百字的兩則短歌《山水經》和《山水訣》。
這本系統提供的《摩詰手記》顯然就是在漫漫歷史長河中流散的那一類。
這個知識卡片非常的神奇。
不需要他一個字一個字的閱讀,只要他集中精神,《摩詰手記》上的有關內容就自然而然的變得爛熟於心,像是自己已經全文摘抄背誦過千遍萬遍一般。
這上面的內容有非常的隨性,有與友人交談的趣事,有日常的隨筆。
甚至有看上去很無離頭的“今日,管家從晉昌坊神會禪師處取素齋一盒,點心四隻。”——這種明顯就是隨便寫寫的便籤。
真正讓顧為經覺得撿到寶的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中有大段大段這位唐代的先輩藝術家王維日常作畫事隨手寫下的技巧和感悟心得。
“夫顏色之美,在於五感。餘常言筆墨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自己的腦海中像是有一箇中年文士揹著手,一邊微皺眉頭在紙面上揮毫潑墨,一邊在誦讀著各種感悟和心得。
他在心中將系統給予的兩次獎勵暗暗的相互比較。
他很難判斷哪一次的獎勵更好,只能說是各有千秋,每一次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如果說真的要選的話,他甚至更喜歡這本摩詰手記。
因為前者就像是它在系統中的種類【技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