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採桑葉楚兵滅邑 激民憤吳軍掠城(第2/3 頁)
他毫不猶豫地宣佈對楚國開戰。
這場戰爭將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損失。原本可以透過和平談判或外交途徑解決的爭端,如今演變成了一場血腥的衝突。雙方計程車兵將在戰場上廝殺,無辜的百姓也將遭受戰火的摧殘。
2
本來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吳國對楚國的這場戰爭,應該由王僚的兩個弟弟公子掩餘和公子燭庸掛帥出征,甚至王僚自己都應該御駕親征才對。畢竟這可是關乎到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的大事,如果不全力以赴,怎麼能對得起吳國百姓呢?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僚最終還是決定派遣公子光出征。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深意呢?難道他就不怕公子光會藉此機會立下大功,從而威脅到他的王位嗎?其實,王僚之所以這樣做,也有著他自己的考慮。首先,這場戰爭對於吳國來說確實是一場硬仗。楚軍已經血洗了卑梁,這意味著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並且知道吳國肯定會來報仇。因此,楚軍必然會傾盡全力,嚴陣以待。面對如此強大的敵人,即使是王僚自己親自出馬,也未必能夠取得勝利。其次,公子光雖然是王僚的堂兄,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卻並不和諧。如果公子光真的在戰場上立了大功,那麼他的聲望將會大增,甚至有可能威脅到王僚的王位。而現在王僚派遣公子光出征,就是想要借這個機會試探一下他的實力和忠誠度。如果公子光能夠在這場戰爭中立下戰功,那麼王僚自然可以繼續利用他;但如果公子光失敗了,那麼王僚也正好可以藉機削弱他的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最後,王僚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目的。他希望透過這次戰爭,讓公子光陷入困境,從而讓他無暇顧及國內的事情。這樣一來,王僚就可以趁機加強自己的統治,穩定國內局勢。同時,他還可以利用公子光不在國內的機會,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為將來的權力鬥爭做好準備。
卑梁,一說是今江蘇盱眙縣東陽一帶,為春秋時吳國的邊邑,與楚國邊邑鍾離相接,以大雲山西側的衡陽河(今馬壩大澗與汪木排河)為界。旅遊資料介紹:大雲山位於邵東、衡陽、祁陽三縣交界處,座落於邵東縣東南邊陲的堡面前鄉,俗名大牛山,別名耶姜山,又名白雲峰,海拔 998.4米,是邵東縣境內最高山峰,屬南嶽七十二峰之一,區內地形逶迤,山巒疊嶂奇峰突兀,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4%,面積5萬公頃。是一處山、水、石、林,水系十分發達,溪、瀑、泉、澗、潭景觀兼具,系蒸水發源地;動植物種群繁多,是人們迴歸自然,旅遊觀光,避暑納涼,休閒娛樂,度假療養,探險獵奇的理想之地,是旅遊資源未開發的處女地。
公子光率領大軍緩慢地前進著,他心裡清楚得很:楚軍現在士氣高昂、風頭正勁,如果自己倉促應戰,無異於讓疲憊不堪的軍隊去面對養精蓄銳的敵軍,這樣的局面實在太不利了。然而,儘管行軍速度如此緩慢,但他卻沒有閒著,而是派出了大量的細作(間諜)。這些細作像隱形的眼睛一樣,悄無聲息地潛入楚軍的營地和後方,收集情報並將其帶回給公子光。他們用敏銳的洞察力觀察著敵軍的動向、戰術部署以及士兵們的情緒變化。透過這些情報,公子光能夠更全面地瞭解到敵軍的情況,並做出相應的戰略調整。
楚國的將領們時刻關注著公子光軍隊的動向,當看到公子光的大軍前進速度緩慢時,他們感到十分疑惑。這支部隊看起來並不像一支充滿鬥志、準備復仇的軍隊,反而顯得有些士氣低落。
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意識到其中緣由:近年來,吳國但凡發生戰爭,幾乎每次都由公子光率軍出征。然而,就在不久之前的一場戰役中,公子光乘坐的餘皇號被楚軍奪得,在激戰中導致他墜入水中,險些喪命。儘管後來餘皇號成功奪回,但他回國後卻被迫交出了水師的指揮權。如今,公子光似乎還未從這次打擊中完全恢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