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眾林法則難安頓(第3/4 頁)
季札心裡明白,一旦他接受了這個王位,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他不想因為權力而引發內部紛爭和流血衝突,更不願看到國家陷入混亂之中。因此,儘管眾人都希望他能繼承大統,但他卻堅決拒絕了這一請求。
季札知道,吳國需要一個能夠團結各方勢力的領袖,一個能夠帶領國家走向繁榮昌盛的君主。而他並不認為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和魅力。相反,他更願意將精力放在文化藝術的追求上,透過音樂和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與理想。
面對餘眛的懇切請求,季札感到十分無奈。他理解餘眛對國家的擔憂和期望,但他也堅信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於是,他再次婉拒了餘昧,並表示願意繼續輔佐新王,共同為吳國的未來努力奮鬥。
在季札看來,雖然他不能登上王位,但他可以用另一種方式為吳國貢獻力量。他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吳國一定能夠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然而,他並不知道,他的決定將會引發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後果……
餘眛心裡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撐不了多久了,但同時也深知季札對於繼承王位毫無興趣且心意已決。為了避免自己離世後可能引發的混亂局面,餘昧果斷採取行動,將幾位手握重兵的公子調離國內,派遣至邊境地區駐守,以確保國家的安全與穩定。而自己的兒子,則被留在了身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餘眛感覺自己的生命力逐漸消逝,就像一盞即將熄滅的油燈。在這關鍵時刻,他毅然決定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季札的封地,希望能說服季札接受兄長傳位給他的意願,為兄終弟及制度做出最後一次嘗試和努力。
然而,季札又出國了,這次到什麼地方呢?是徐國。
說起來也巧,上次他在奉餘眛巡訪中原諸國的時候曾經路過徐國。當時,徐國的國君對他非常熱情,並親自設宴招待他們一行人。在宴會上,季札和徐國國君相談甚歡,兩人聊起了各自國家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問題。而就在這時,徐國國君注意到了季札腰間的佩劍,這把劍鋒利無比,劍身閃爍著寒光,劍柄上鑲嵌著寶石,華麗異常。
“好一把寶劍!”徐國國君讚歎道。
季札微笑著回答:“是啊,這可是我父親留給我的。”
徐國國君眼中閃過一絲羨慕之情,但他並沒有開口索要。畢竟,這是人家的傳家之寶,怎麼可能輕易送人呢?但是,季札卻看在眼裡,記在了心裡。其實,當時他就有心將此劍送給徐國國君了。不過,由於當時出訪任務尚未結束,劍,作為一種身份的標配,他還不能將劍送給徐國國君。於是,季札暗暗下定決心,等回國後一定將這把劍送給徐國國君。
可惜,後來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讓季札無暇顧及這件事。如今,他終於有機會再次來到徐國,可以兌現自己的諾言了。想到這裡,季札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喜悅之情。可是讓季札沒想到的是,徐國的國君竟已命赴黃泉,季札傷心不已,便把佩劍掛在徐國國君的墳前……
這公元前527年,吳王餘眜去世,留下遺囑:“吾弟季札賢,欲以屬之”。意思是想讓季札繼承自己的王位,當使者找到季札,但季札推辭不受。國不可一日無君,於是大臣們便推舉餘眛的兒子繼承了王位。王僚時代開始。
在徐國的季札聽到這個訊息後,臉上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或者激動。相反,他的神情顯得異常平靜,彷彿早已預料到了這一切的發生。儘管王僚的繼位存在一些爭議,但季札似乎並不打算介入其中。幾天之後,季札終於回到了吳國。當他見到王僚時,季札向他表示了衷心的祝賀,並正式承認了王僚作為吳王的合法地位。然而,對於季札來說,這並不是一場權力的遊戲,而是一種責任和擔當。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和使命,也明白吳國需要一個穩定的領導來維護國家的繁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