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滕玉縱驕而輕生 觀賞仙鶴罹地震(第1/3 頁)
1
在《吳越春秋》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吳王闔閭和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他把一條吃了一半的魚送給女兒滕玉吃。然而,滕玉卻覺得這是一種恥辱,因為她認為父親將吃剩下的魚給她吃是對她的不尊重。於是,她一氣之下選擇了自殺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這個故事展現了古代人們對於尊嚴和榮譽的重視程度,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文化中的一些價值觀。
當吳國人聽說了這件事情後,他們紛紛搖頭嘆息,表示無法理解王家女的行為。他們認為她過於小氣和狹隘,竟然因為父親將吃剩下的魚給她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樣的舉動讓人們感到惋惜和痛心。
在吳國社會里,一般人會覺得父親把吃剩的魚給女兒吃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甚至可能被視為一種對女兒的喜愛或寵溺。然而,對於王家女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導致她產生了極端的反應。
有人說:“王家女的心眼太小了,這麼點小事就要死要活的,真是讓人難以理解。”還有人感嘆道:“她的心胸如此狹窄,連這點委屈都承受不住,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其他困難。”
人們普遍認為,為了一丁點不合自己心情的事情就輕易放棄生命,實在是太不值得了。這種行為不僅令自己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也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悲痛。大家都希望年輕人能夠珍惜生命,學會寬容和堅強,以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說起這個傳說,那可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雖然吳國人有尚武好鬥輕生的風氣,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習武之人都如此極端。有些人認為滕玉公主是個習武之人,她的性格剛烈,甚至敢於用劍自刎。然而,這種說法並沒有確鑿的證據支援。事實上,真正的習武之人往往心胸開闊,他們能夠接受挫折和失敗,並且在面對困難時保持冷靜。畢竟,習武需要經歷無數次的對抗訓練,在這些訓練中,捱打受罰是家常便飯。一個小小的委屈,對於他們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因此,我們不能僅僅根據一些傳聞就對滕玉公主的性格做出片面的判斷。或許她有著更為複雜的內心世界,只是我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解讀方式罷了。
也有人把她的輕生與蘇州的刺繡聯絡起來,因為據說滕玉非常喜歡刺繡,並且技藝精湛。蘇州被譽為刺繡之鄉,在古代的蘇州,無論是大家閨秀還是小家碧玉,都能拿出幾件精美的刺繡作品。她們的手藝嫻熟,每一針每一線都蘊含著細膩和精巧。這些刺繡作品不僅展現了她們的藝術才華,更成為了蘇州文化的一部分。如今,蘇州的刺繡仍然聞名於世,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欣賞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而滕玉的故事,則成為了蘇州刺繡歷史中的一個美麗傳說,流傳至今。
有人講繡女心眼小就是因為常年刺繡時盯著小針眼的緣故,其實是不搭界的,人的心胸與生活環境有關,滕玉公主生在王家,父母的溺愛,下人對她是俯首帖耳百依百順,養成了她嬌生慣養唯我獨尊吃不起半點虧的性格。
2
滕玉公主的去世,本應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事件,然而,她作為闔閭的愛女,卻讓這件事變得不再尋常。闔閭沉浸在悲痛之中,開始責怪自己為何要將吃剩的半條魚送給女兒食用。那天的那條魚異常美味,原本闔閭身為公子光時非常喜愛吃魚,尤其鍾愛烤魚。但自專諸以魚腸劍成功刺殺王僚之後,闔閭對魚的興趣大減,特別是烤魚,他已很少觸碰。
只是近年來他成為吳王闔閭以來,政通令暢,對外戰事還算順利。他才開始吃魚,但還是不吃烤魚,吃蒸魚,這吃的是清蒸刀魚,烹飪考究:將刀魚入沸水鍋中略燙,整齊地放入盤中,將火腿末、筍片、冬菇片相間地排放在魚身上,加熟豬油、紹酒、精鹽、蝦子、雞清湯,再蓋上豬網油,上放蔥姜,入籠旺火蒸熟取出,揀去蔥姜、網油,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