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物,要為人家的事業效死,我怎麼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
蒯通卻又說道:“你自認為和漢王友好,想建立流傳萬世的功業,我私下認為這種想法錯了。當初常山王、成安君還是平民百姓時,結成刎頸之交。後來因事發生爭執,使得二人反目成仇,彼此仇恨。常山王背叛項王,捧著項嬰的人頭逃跑,歸降漢王。漢王借給他軍隊向東進擊,在泜水以南殺死了成安君,使其身首異處,成為天下人之笑柄。這兩個人的交情,可以說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是為什麼呢?根源在於人心叵測而貪得無厭。如今您打算用忠誠、信義與漢王結交,一定比不上張耳、陳餘的結交更鞏固,而你們之間的休慼相關的事情又較之重要得多,所以您斷定漢王不會加害於您實在是大錯特錯。從前大夫文種、范蠡使瀕臨滅亡的越國儲存下來,輔佐勾踐稱霸諸侯,功成名就之後,文種被迫自殺,范蠡被迫逃亡。鳥盡弓藏、兔死而狗烹那是一定的。以交情友誼而論,您和漢王比不上張耳與成安君,以忠誠信義而論您也趕不上大夫文種、范蠡與越王勾踐。希望您深思熟慮。況且我聽說,功高震主;功勳過多的人得不到賞賜。您的功勞可說是天下無二。而計謀出眾,世上少有。如今您據有威脅君主的威勢,持有不能封賞的功績,歸附楚國,楚國人不信任;歸附漢國,漢國人震驚恐懼:您帶著這樣大的功績和聲威,四海之內都無容身之處!身處臣子地位而有著使國君感到威脅的震動,名望高於天下所有的人,我私下認為這是很危險的事。”韓信說:“先生暫且說到這兒吧!讓我考慮考慮。”
愈數日,蒯通又勸韓信說:“聽取別人的善意,能預見事情發展變化的徵兆;善於反覆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關鍵。聽取意見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決策失誤而能夠長治久安的人,實在少有。聽取正確意見而判斷準確的人, 無法用言語惑亂他;籌劃周到不本末倒置的人,也不能用花言巧語擾亂他。甘願做劈柴餵馬差事的人,就會失掉爭取萬乘之國權柄的機會;安心微薄俸祿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辦事堅決是聰明人果斷的表現,猶豫不決是處事之禍害。專在細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會丟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斷是非的智慧,決定後又不敢冒然行動,這是所有事情的禍根。俗話說:“猛虎猶豫不能決斷,不如黃蜂、蠍子用毒刺去螫;駿馬徘徊不前,不如劣馬安然慢步;勇士孟賁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決心實幹,以求達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閉上嘴巴不講話,不如聾啞人藉助打手勢起作用’。這些俗語都說明付諸行動是最可寶貴的。所有的事業都難於成功卻容易失敗,時機難以抓住卻能輕易喪失掉。希望您仔細地考慮斟酌。”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認為功勳卓著,漢王終究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於是謝絕了蒯通。蒯通見自己的規勸沒有被採納,就假裝瘋癲脫身而去。
蒯通兩次出山作說客,第一次是獻亂齊之策;這第二次則更有甚者,實亂國禍國之策。第二次作說客又是透過兩次對話來實施的,蒯通與韓信的第一次對話同項羽的說客的說辭簡直如出一轍,韓信的回答也相彷彿,不愈人情事理半步。只不過蒯通說得更巧妙一些,更趨向於以一個圈內人的身份來打動韓信,使韓信更少一些敵意,這方面蒯通具有項羽的說客所無法具備的優勢。當然蒯通對韓信的勸說還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以至於韓信也有些怦然心動,說道:“讓我考慮考慮。”見韓信久久未付諸行動,蒯通單刀直入來了這第二次的對話。這次對話的主題卻是力勸韓信能趕緊作出抉擇。面對這樣的良機只要是有政治野心的人是難免不付諸行動的,即使是沒有政治野心但是卻有政治頭腦的人也不得不為自己的將來認真地籌劃籌劃了。所幸韓信是個在政治上優柔寡斷之人,更是個缺乏政治頭腦的人,並未將蒯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