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2 頁)
陝北民歌能夠歷久不衰,獨樹一幟,不僅在於它強烈的人民性,也在於它藝術反映上的特殊性。
現在所流行的陝北民歌,大部分產生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這六、七十年內。這一時期,正是中國社會激烈變革的時期,是各種社會矛盾鬥爭日趨強化的時期,也是陝北民歌最興盛的時期。它全面地反映了社會的變革,反映了社會矛盾衝突與階級鬥爭。其中有一些作品,對這些矛盾鬥爭的反映採取了直接的、正面的方式。如在《種洋菸》和一些信天游裡,就反映了陝北人民對外來侵略的抵制:「洋菸本是外國草,誰吃洋菸誰倒灶1」,「騎馬不騎三條腿,交朋友不交洋菸鬼」,「一腳踏爛你那洋菸燈,叫你那個洋菸抽不成!」等等。一批「長工歌」,更是直接揭示階級矛盾,反映陝北人民對封建統治階級壓迫、剝削的反抗的典範。特別是革命歷史民歌,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鬥爭作了全面的反映,是一批珍貴的革命歷史資料。
1 倒灶,陝北方言,即倒黴。
但是,在迄今見到的七、八千首陝北民歌中,這類作品畢竟還只是少數。那麼,其他作品描寫的是什麼呢?——生活中那些極為平凡的瑣事:小媳婦想孃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娃算卦,吹鼓手迎親,出門人思念家鄉,年輕人談情說愛,夫妻間吵嘴逗趣等等,外加貓貓狗狗,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所描寫的人物雖然數以千計,但一個個都是普普通通,與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物相差無幾:灰頭灰腦的長工,受盡欺凌的女人,善良膽小的莊稼漢,四肢發達而「目光短淺」的青年,還有花言巧語的貨郎,害了相思病的姑娘,昏頭昏腦的賭棍、二流子、流浪漢,「痴心女子」、「負心漢」。還有一些反派人物:神氣十足的兵痞,富富泰泰的地主,吹鬍子瞪眼的土豪等。這些人中,似乎沒有一個出類拔萃者,全象一群在自己那個小圈子裡兜來兜去、忙忙碌碌的螞蟻,很少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
從歌子的表面看,似乎也沒有抓住什麼「重大題材」,描寫的多是生活中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比如《大女子養娃娃》這首歌:「白格生生蔓菁脆格錚錚地咬,大女子養娃娃天生下……」,描寫了一個大姑娘因為偷情,生下了孩子,爹孃氣恨女兒,女兒卻仍舊疼愛孩子的事。作品的最後一段:
叫一聲媽媽你不要氣,
穭生1娃娃是好的。
1 穭生,陝北一般稱為「柳生」。柳樹不用專門栽種,根邊便會自己萌發出新枝來。這個詞泛指沒有父親的孩子,私生子。
充滿了人性般的母愛,很難從中找出什麼思想性來。
另如一段信天游:
要穿藍,一身藍,
好象個呂布戲貂蟬。
要穿灰,一身灰,
好象個鵓鴿滿天飛。
要穿黑,一身黑, ……
說的全是衣著打扮,並不包孕什麼思想主題。有一首《十不足》,倒還沾上了「思想」的邊:「一見兄臺笑嘻嘻,聽我再唱十不足」,唱了什麼呢?——
身上寒冷肚裡飢,
方才得食又貪衣。
細緞袍褂都穿起,
思想起家中無巧妻。
大妻小妻都娶起,
思想起出門無馬騎。
……
不是此人死故了,
上到天邊還嫌低。
好了,不用再舉例了,只要你有心,拿起一本陝北民歌任意一翻便是一例。由此,我們可以對陝北的傳統民歌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了:它所選擇的題材不能不算微小,所描寫的人物不能不算平凡,所展現的生活面不能不算狹窄,與那些概念化、公式化的作品相比,又不能不算奇特。這樣的反映,可能會受到一些人的嘲笑和鄙夷。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