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1/2 頁)
七
有必要專門談一下陝北民歌對襯詞襯句的運用。民歌與詩不同,它是用來唱的,要與音樂曲譜配搭,一要上口,因而歌中往往夾雜有襯詞襯句。各地的民歌皆無例外,而唯陝北民歌為最。它幾乎沒有一首歌不夾雜襯字、襯詞或襯句。許多歌,其襯詞襯句的份量甚至超於本詞的份量,並不限於「啊」、「呀」、「喲」、「哎」之類。如一段信天游:
遲不(上的個)來了(哎呀我們)
早不(上的個)來,
咋讓(上的個)娃娃(哎呀我們)
吃上(噢啊)口奶。
小調和其他種類的歌子也是如此。如《送郎》:
送郎(兒)子奴送他到一里墩(啊墩啊)
(兄妹二人墩啊哎),
一盤子(兒)糖果一盞燈(麼楊柳青)
(哼哎哼哎嘶啦啦啦紅),
(哎喲)一盞燈。
看,這些襯詞襯句在其中佔了多麼大的比例,而用的又是多麼隨便!這些襯詞襯句一旦出現在歌子裡,就已經不獨為曲譜所需了,往往與歌子的內容、情緒相關,歸納起來,大體可分為下列幾種用途: 1烘托渲染氣氛。如《跑旱船》:
太陽(呀)下來這麼樣的高(麼喲號),
照見(那個)老頭(是)過(呀)來了,
身上(那個)穿著一件爛皮(得兒)襖
(喲號),
長著兩根鬍子(兒喲),
(奴得吊,伊得吊),
(得兒吊得喲吊吊),
那是一個假的(咿喲號)。
大量的襯字、襯詞和襯句夾雜其中,對陝北語言不熟悉的人,恐怕讀起來都很吃力。去掉它們,倒是順當了,卻也僵硬了,缺乏了那股子生氣,氣氛情緒也會沉悶下來。而加上襯詞襯句後,莫說唱了,讀起來都會給人一種熱烈歡快的情緒感,歌子的色彩也會顯得鮮朗了。
另如《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中的一段:
漫天的烏雲(哎咳哎咳喲)
風吹散(哎咳哎咳喲),
毛主席來了晴了天,
(依呀兒呀兒來吧喲)。
毛主席領導的中央紅軍長徵到了陝北,陝北土地革命進入了又一個高潮,陝北人民看到了希望和光明,革命信心更加昂揚堅定。這段歌兩句詞加了三個襯句,把陝北人民這種振奮的精神面貌和革命的宏大氣勢渲染出來了。
2抒發感情。陝北民歌的襯詞襯句一般沒有實意,但與歌詞揉在一起,、便能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如《小寡婦上墳》中一段: 我說是在家裡務莊(個噢號)農,
你說是出門(喲)趕牲(個噢號)靈。
不知你在門外能掙多少,
誰知你在門外喪了命(麼哇嗚哇)!
邊訴邊哭,邊哭邊訴,「如泣如訴」是也。這個哭,不是放聲嚎啕,也不是小聲嗚咽,而是「中音慢板」。其中的「噢號」,正是生活中婦女的哭聲的一種藝術再現。或讀或唱,這個「噢號」都必然以高揚的聲調來處理,而「哇嗚哇」又必然以低調來處理。這樣,它們就成了人物感情的一個爆發點,成了本詞內涵情感的一個集中和概括的噴口。這一高一低兩種襯詞,把這位悲痛欲絕的小媳婦的情感集中抒發出來了,真可謂「一哭三嘆」,「一回一叫一斷腸」了。可以說,這些襯詞所收到的抒情效果,已經超過了它的本詞。
另如為人們所熟知的二人臺《走西口》,歌子是從人物感情的爆發點起筆的:「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實難留。有兩句知心的話,哥哥你記心頭。」此時此刻,人物的感情象火一樣熊熊燃燒著,劈劈啪啪地爆著火花。在這裡,歌子加進了大量的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