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2/2 頁)
。這一熱一涼,對比感很強,無形中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
上一章中談到的那個「樂景寫哀、哀景寫樂」的方式,也是一種對比方式,是環境氣氛和人物情緒的對比。還有色彩的對比、節奏的對比、動靜的對比、外在與內在的對比等等。這也難怪,大千世界的一切,無不是相對立而存在,相矛盾而發展的,生活中的辯證法,又怎麼能不反映到文藝中來呢?只不過因民歌形式的限制,這種對比比較單、比較小、比較純罷了。如:「對面價溝裡牛喝水,橫山裡下來些遊擊隊」就是一種動靜和冷熱的對比;「聽見哥哥唱著來,熱身子撲在那冷窗臺」,就是一種內在與外在感覺上的對比;信天游《不是哥哥他是誰》,寫一個姑娘等盼丈夫,直獨獨等了一天,臨黑時丈夫才突然出現,這也是一種對比,一種動與靜、熱與冷的對比,感情的對比。
六
下面再談談陝北民歌在遣詞造句方面的幾個突出的特點。
民歌的詞,是在與曲譜的相互制約、牽引下產生的,因而,它具有音樂的旋律感,讀起來也順口悅耳、自然和諧,有著異乎尋常的韻味。分析陝北民歌的語言特點,它所慣用的、突出的修辭手法是:疊字、重字、重詞和連鎖。
疊字 疊字是陝北地方語言的一個特點。在民歌中,基本是
單音疊字法,即,將某個字重疊使用,造成一種特有的節奏。如:「雙扇扇門來單扇扇開」,「綠格茵茵清油炒雞蛋,笑格嘻嘻乾妹子畔上站」,其中「扇扇」、「茵茵」、「嘻嘻」都屬單音疊字。這樣的手法,可以調節句式的節奏,增強語言的音響效果。如「雙扇扇門來單扇扇開」,其實完全可以變為「雙扇門來單扇開」,雖然意思不差分毫,音節卻有了變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