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第2/3 頁)
了戰事發展的人也認為,對過去的戰績沾沽自喜是產生所有錯誤的根本原因。 [ 註:宇垣日記,1942年6月10日;《中途島海戰》。 ] 美國海軍學院也認為,&ldo;南雲海軍中將的這些錯誤是由於過分自信和分析不當所造成的判斷上的錯誤。&rdo; [ 註:&ldo;中途島海戰分析&rdo;,第227頁。 ] 不僅僅是南雲,犯了錯誤!我們將會看到,日本各級計劃和各種事件的每一方面都受到了&ldo;勝利病&rdo;的感染。當山本在其所剩無幾的年月裡讀到《聖經》的《箴言》(山本是經常閱讀和研究《聖經》的) [ 註:《山本》,第6頁。 ] 第十六章第十八節中的&ldo;驕傲先於毀滅,傲慢先於死亡&rdo;這一段話時,如果他不倒吸一口涼氣,人們倒要感到奇怪了。
南雲作為現場的艦隊指揮官,不可避免地成了批評的主要物件。然而他並沒有像金梅爾海軍上將在珍珠港事件之後那樣被解職。他仍然保持了他的司令長官職務。海軍給了他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也許山本對南雲和草鹿所表現出來的令人心悅誠服的、真心實意的寬宏大量,正中海軍軍令部的下懷。海軍正在對中途島戰役大肆宣揚,把它說成是一次重大勝利。在這種時候如果撤換掉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這樣的公眾心目中的英雄,就有可能造成一個公共關係問題。不管怎樣,日本海軍在這個問題上可以想怎麼幹就怎麼幹。它之所以能這樣做,是因為當時的政府是一個軍事獨裁的集體。儘管選民們暴跳如雷,持獨立見解的報界叫著要以血還血,成群的國會議員如瘋似狂,但是海軍並未受到任何壓力。
今天南雲受到指責、他自己也曾自責的一個原因是他為保證航向而作重大變更打破了無線電靜默。 [ 註:這與襲擊珍珠港時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照。那時,航行途中嚴格保持無線電靜默是一項不可變更的規定。 ] 一些年輕的飛行員在中途島戰役後回到日本,在&ldo;霧島號&rdo;上進行戰後總結分析時,聲稱&ldo;這一舉動等於把我們的位置暴露給了敵人&rdo;。 [ 註:&ldo;悲劇之戰&rdo;。 ] 宇垣在日記裡寫道,&ldo;在距敵人艦隊很近的地方進行無線電通訊是非常冒險的事情。&rdo; [ 註:宇垣日記,1942年6月10日。 ] 這個原則是正確的。但是就我們目前所知,美國人並沒有收聽到這則無線電通訊。而且宇垣有意不提在進行第二次圖上演習時他自己曾強調過保持聯絡的必要性。當時他說過,&ldo;必要時必須毫不猶豫地發出電報……&rdo; [ 註:見本書第八章。 ]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