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聖誕夜的羅曼蒂克(其二)(第1/2 頁)
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城市裡,都會有一個或者多個名為市場的集會,人們在這裡出售各式各樣的商品,換取貨幣。
但是,在逛集市購買食材之前,有一個步驟是必須要做的。
那就是換到足夠多的當地貨幣,只有手裡有錢才能放開了採購。
與歐羅巴大陸的國家不同,日本國內的交易系統十分的特殊,一共有兩套,一套是和不列顛尼亞那邊差不多的金本位,透過紙質的貨幣進行交易。
另一套則是非常古老的稱銀製度,也就是我們之前在旅店裡遇到的用剪刀剪金條稱重,雖然政府極力推崇前者,但在民間,後者似乎更受歡迎。
因此,在之後的改革中,日本政府取消了紙幣,改為釋出三種不同的金屬貨幣,材質分別為金,銀和銅,其中金幣為本幣,剩下的均為輔幣。
貨幣之間的上下級兌換關係分別為1:100和1:10,一枚金幣可以兌換100枚銀幣,而一枚銀幣可以兌換10枚銅幣。
在東亞,這套貿易體系已經成型,無論是現在的日本還是將來我們要去的中國,金銀銅的實體貨幣都是無法擺脫的存在。
“您的這根金條總重量是498克,接下來要進行驗純。”
千葉縣縣立銀行內,櫃檯後面的工作人員正在用稱量金條的重量,在對我們說完這段話後,她拿出了一個像老虎鉗一樣的東西。
鋒利的鉗口對準了金條中央,只聽得咔嚓一聲,金條被一分為二,工作人員拿起其中一塊,仔細的觀察斷面。
“嗯……沒什麼問題,這就給您兌換貨幣。”
鑑於我們外國人的身份,在換幣開始之前,工作人員就已經給我們簡單解釋了日本的貨幣系統,我們的金條可以直接兌換成等重的金幣,每枚1.5克左右。
“一共金幣三百三十二枚,多餘的部分給您換算成了銀幣和銅幣。”
一番操作後,工作人員把一大一小兩個袋子放到了我們面前,我把它們分別拿了起來,在手裡掂了掂重量。
或許是因為摻雜了其他金屬的緣故,一袋金幣的重量要比金條多了不少,卡羅特鋪開自己的行李箱,讓我把袋子放了進去,原本還算寬敞的空間瞬間變得滿滿當當。
“在我們這邊,銀幣和銅幣被稱為錢和厘,一般的購物基本以這兩種貨幣為主,如果一上來就直接掏出金幣的話,很容易被精明的小販當成冤大頭哦。”
離開之前,工作人員好心的給我們科普了一下,坑蒙拐騙外國人不管在什麼國家都是很常見的情況,不過這也是逛集市的趣味之一。
踏出銀行大門,我開啟了較小的那個袋子,裡面滿滿當當的都是沉甸甸的銀幣,外形像極了墨西哥銀幣,區別只有上面的人頭像。
“感覺好熟悉啊,我爸還活著的時候,家裡面總能找到這種樣子的錢。”
卡羅特拿起一枚銀幣,放在陽光下細細端詳,我和她的感受差不多,作為商人家族,我的父母也經常和來自亞洲的供貨商有交易,這些貨幣自然少不了。
“話說回來,之前旅店的那個老頭子,一刀剪了我們兩克的黃金,這絕對是被坑了吧!”
用大拇指拋投著銀幣,卡羅特悶悶不樂的說道。
“我可看不出來他家的旅館住五天值一百鎊。”
“就當是給他付封口費了吧,現在盯著我們的人可不少。”
一邊說著,我掃視了一圈周圍的行人,在不列顛尼亞身高只能算中等偏上的我在日本基本找不到能平視的物件,因此人群之中的視野更好了。
“對了,尤里烏斯,等會兒要是有人問起的話,千萬別說我們是不列顛尼亞來的。”
“因為之前海上的衝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