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規劃學習(第1/3 頁)
父母的老家是在鵝城的一個村子裡。當年國內打戰。萬像的爺爺勇躍響應號召。參軍去了。當的文藝兵。自己暗戳戳的想。幸虧當的是文藝兵哦。因為據他平時在家裡喝多了,或者興趣高了的時候老給萬像科普爺爺當年給他的科普,當成是家族的榮譽轉述給萬像聽。戰場真的很殘酷。要爺爺當的是偵察兵或攻堅連。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大機率是個未知數。後來退役後分配到了珠影廠。還結了婚。然後就成了廣城人了。在接著就是父親參軍復員後接了班。
父子間相處十多年,有些根子裡面的東西還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像是覺得某一件事,透過思考分析以後覺得必須是要做的,絕對不會猶豫豫、拖拖拉拉。直接就開幹了。相對的對某一些事情或現象。偶爾表現出來的態度卻是很淡然。嚴重點可以說是冷漠。
萬像自己深思了一下,可能是因為見過生死的原因。
父母在家裡說的是客家話。跟朋友,同事說的也是客家話。在羊城,神奇就神奇在一個說著客家話,而對方卻說著粵語。卻能無礙交流。而且百分百理解對方說的話的意思。你可千萬別覺得奇怪。
所以萬像從會講話開始,就已經會說兩種語言了。在家裡跟父母說客家話。在外面跟同學或朋友都是講粵語。自從自己五歲上幼兒園,六歲上一年級開始。普通話,又給安排上了。
然後從初中開始,為了聖鬥士星矢,然後為了。Rbのラブアクション映畫が好きです而開始學習了日文。
完了接著歐美片跟Rb片撂在一起,順帶一塊學了吧。這沒辦法,因為連學校都開始要學英語。主課。不學還不行。
最後翻了翻,無語,就差韓語沒學。乾脆連韓語也學了吧。至於韓語的學習進度,那就悲催了。音能發的一模一樣。照著讀葫蘆畫瓢,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語法跟表達卻很成問題了。
實在沒辦法,在羊城的街頭隨便一走。日語的,英語的。各種學習資料。錄音帶,錄影帶。滿街都是,就怕你不學,不看。韓語就沒這麼方便了。
而且萬像覺得自己的語言感知能力,好像比一般人敏感。似乎是語言的感知能力能影響到人的行為、邏輯能力。
比如說客家話的。底子裡面的性格特徵,和行為邏輯。是會帶有硬朗、硬氣的作風。
說粵語的,思想,性格,行為特徵裡,會有浪漫向和淺白向的想象與作風。特別是在音樂上更容易感受得到。
而英語系的感受,是粗暴、直白。但他有一個先後的問題。在音樂上它是沒有形的。他只能透過以音來表義。所以聲音是根本。寫出來的詞是為了曲而服務的。所以很容易就會讓你的耳朵有共鳴。哪怕你不懂其中的含義。
日語的特點是,明明是象形字。但偏偏需要聲音的變化來區別含義。所以聽聲音變化跟聽歐美音樂,沒區別。但它偏偏是很東方式的發音。所以感覺就是東方的本質但表現形式卻是西方的。人的性格特點就是。本質內涵是比東方人還東方人。行為表現卻是比西方人更西方人。
至於韓國人就是,全盤否定中文。照搬日文。但偏偏文字根源本質依然是東方的象形。這點從歷史的根源就能看得出來。而後又受歐美影響,但凡出名好聽點的音樂。曲風基本是歐美那一掛的。至於舞種,在現代舞方向看。更是搞歪了。學著學著就把人家精髓的力量、節奏、韻律,全搞丟了。乍一看,美是美了。但妥妥的就是純欲風。沒有一點內在。
尤其是客家文化跟粵式文化給萬像的感受尤其深刻。
哪怕是受客家語影響的地方和範圍離粵語文化這麼近。但你明顯能感覺到這是兩種人。格格不入。無論是思想方式和行為邏輯。妥妥的就是兩種不同的同類。
這就是地域文化不同所造就的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