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女人擅謀(第1/1 頁)
占卜這一概念,其實在佛儒道三家中都有存在。
在佛家,有《佔察善惡業報經》,此經為地藏三經之一,講述了關於命運的佛法原理,叫人不會落入江湖術數或外道迷信當中。具體來說,就是依靠地藏菩薩的神通力來佔察,地藏菩薩知悉你的三世因果,善惡業報,實力遠非江湖上那些求籤問卜之流可比擬,能真正明示趨吉避凶之道。這裡頭的道理就在於,人本身是受業力困縛的,沒有智力來認清當下之果報,所以藉助地藏菩薩之偉力,實現了“自”與“他”兩種力量的交集與感應,進而破除了對外道占卜的迷信。
在儒家,一提到占卜,人們大抵多會先聯想到《周易》的存在,但事實上《周易》的誕生要早於儒家的誕生,甚至孔子早年還對《周易》不屑一顧,不信虛妄的天道,只信自己的才學。直到面對現實屢屢碰壁,孔子才開始對《周易》轉變態度,到晚年更是愛不釋手,以至於“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的地步,後來孔子帶領門人弟子編寫了《易傳》,也稱《十翼》,十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對《周易》進行了解釋說明,使之羽翼更加飽滿,到這裡,才讓《周易》成為重要的儒家典籍。
至於道家,那更是占卜界的奇葩,“卜”本就是道家五術之一,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或是以《易經》為理論依據,或是以《奇門遁甲》、《太乙神數》為代表著作,自有一套運作邏輯與發展軌跡。不過在這個現代社會,為一般人所熟知的其實也就是道觀裡的求籤問卜。
要說道家的占卜與佛儒兩家不一樣的地方,大抵就在於對卜卦結果的態度。以求籤問卜為例,當佛家見你求到下下籤,會告訴你這便是業報,要積德行善以消除業障;儒家見你求到下下籤,會告訴你要敬鬼神而遠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道家見你抽到下下籤,則會笑著說“不算不算,再抽一次”,直到你抽到上上籤為止,甚至乾脆直接開啟籤筒讓你自己挑一個:()今日不宜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