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秦國晉封(第1/3 頁)
公元前771年。
周平王東遷,車駕來到洛陽,見市井稠密,宮闕壯麗,與鎬京無異,心中大喜。
京城安定下來了,各國諸侯都派遣使臣帶著國書來到洛陽京城表示祝賀,並送上本國的土特產等禮物(進表稱賀,貢獻方物)。
只有荊國沒有派遣使臣前來祝賀。
周平王很生氣,就打算帶兵討伐他,前去問罪。
注:【荊國:即楚國,羋(i)姓,始祖鬻熊(yu xiong),原為商的與國。西周初立國於荊山一帶,今湖北南漳西,故周人稱之為荊國、荊蠻。】
群臣勸諫說:“蠻荊久在化外,宣王時期征討他,才開始順服,每年僅僅貢奉菁茅一車,以供祭祀縮酒之用,沒有強制他進貢其它的東西,僅僅是表達維繫歸屬關係而已(不責他物,所以示羈縻之意)。如今遷都剛穩定下來,人心未定,倘若朝廷的軍隊去那麼遠的地方征討他,還不知道遇到什麼情況,暫且原諒他吧,讓他知道感恩,之後再前來道歉,如果他始終都不知道悔改,那時等到我們兵力充足,再去討伐他也不晚啊(王師遠討,未卜順逆,且宜包容,使彼懷德而來。如或始終不悛,俟兵力既足,討之未晚)。”
自此就不再討論南征的事了。
注:1【化外:指政令教化所達不到的、脫離現實社會的偏遠落後的地方。】
2【宣王:周宣王,姬姓,名靖,西周第十一代國王,公元前828年-公元前782年在位。周宣王繼位後,政治上任用一幫賢臣輔佐朝政,軍事上藉助諸侯之力,陸續討伐反叛的諸侯國,使西周的國力得到短暫恢復,史稱“宣王中興”。宣王晚年對外用兵接連遭受失敗,尤其在“千畝之戰”大敗於姜戎,南國(今長江與漢江之間的區域)之師全軍覆沒。加上獨斷專行、不進忠言、濫殺大臣,宣王中興也只是曇花一現,也為西周在周幽王時期的滅亡埋下伏筆。】
3【菁茅:jg ao,草名。亦稱包茅、三脊茅。古代祭祀時用以縮酒。】
4【縮酒:古代祭祀,束茅立於祭前,沃酒於茅上,酒滲而下,如神之飲酒。故稱縮酒。】
5【羈縻:ji i,羈為馬籠頭,縻為牛韁繩。比喻聯絡、維繫。】
6【不悛:bu an,不悔改。】
秦襄公告辭回國。
周平王說:“如今岐豐之地,半被犬戎侵據,卿若能驅逐犬戎,此地盡以賜卿,少酬扈從之勞。永作西藩,豈不美哉?”
秦襄公稽首受命而歸,即整頓戎馬,為滅戎之計。
注:1【岐豐之地:即西周過去的岐邑和豐京,也就是今天的整個關中平原,當時被戎狄所佔,秦建國的受封之地實際上是一紙空文,即周平王所謂“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從秦襄公開始,秦人為了取得名義上屬於自己的土地,操戈執矛,同仇敵愾,一步一步地從隴西向關中推進,與戎狄展開了長期的鏖戰。這是一個充滿血腥和悲壯的年代,不知有多少秦人戰死在疆場上。《詩經·秦風》對這一時期的歷史風雲有著生動而感人的描述,其中既有勝利的樂章,也有失敗的悲歌。經過四代國君、80餘年的不懈努力,秦人終於趕走了關中的戎狄,建立起一個以周原為中心,西起今甘肅天水,東至今陝西華州的千里之國。又經過上百年的苦心經營,秦穆公時甚至名列春秋五霸之一,同東方強國齊、楚、晉等一起進入當時的最強者俱樂部。】
2【扈從:隨從,侍從。】
不到三年,秦襄公就把犬戎殺得七零八落,其大將孛丁、滿也速等,都戰死沙場,戎主遠遁西荒,岐豐一片,盡為秦有。
闢地千里,遂成大國。
髯翁有詩云:
文武當年發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