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衛國政變(第2/3 頁)
即斬首。君主的位子,就拿到手了。”
州籲大喜,按計劃行事。
次日,州籲迎接衛桓公來到西門行館,設宴餞行。
酒至數巡,州籲敬酒,來到衛莊公身邊,拔出匕首,刺殺哥哥衛莊公,一刀斃命。
跟隨的護衛和大臣知道州籲的武力超群,又是衛侯家裡的事,又有周圍預先埋伏的兵士,誰人敢出頭干涉?只得跪拜順服。
州籲於是就自封為衛國的君主,封石厚為上卿大夫。
衛桓公的弟弟公子晉得到訊息後逃亡到邢國(河北邢臺)去了。
州籲即位沒幾天,國內就紛紛傳說弒(shi)兄奪位的事情了。
州籲就與石厚商議:“我想要樹立威信,就要找附近的國家打一仗,以便給國內人一些臉色看看。你看咱們先找誰打一仗立一下威風呢(欲立威鄰國,以脅制國人,問何國當伐)?”
石厚說:“相鄰的幾個國家與咱們都相處的挺好,找不出什麼理由去跟人家打仗,只有鄭國當年由於公子段叛亂,然後公子段的兒子公孫滑逃到衛國避難,鄭伯帶兵來追究責任,先君衛莊公謝罪,罷兵求和。這是咱們衛國的國恥啊。主公如果想出兵打仗,那麼首先就要攻打鄭國(鄰國俱無嫌隙,惟鄭國昔年討公孫滑之亂,曾來攻伐,先君莊公服罪求免,此乃吾國之恥,主公若用兵,非鄭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州籲說到:“前幾天鄭國與齊國剛剛在石門(山東濟南)結為盟友,這兩國已經成為聯盟,我們衛國如果攻打鄭國,那麼齊國必然相助,我們怎麼能夠抵擋兩國的攻擊呢?”
石厚回答說:“現在的異姓諸侯國,只有宋國是公爵,級別最高,同姓的諸侯國,只有魯國輩分最大(當今異姓之國,惟宋稱公為大;同姓之國,惟魯稱叔父為尊)。主公如若發兵攻打鄭國,必須派遣使臣向宋國和魯國請求派兵援助,然後再求助陳國,咱們五個國家的五路大軍一起攻打鄭國,必勝無疑了。”
注:1【惟宋稱公為大:古代新王朝建立後,封前兩個王朝的王族後裔為諸侯國君,稱為‘二王’。周初封夏禹後裔在杞國,封商湯後裔在宋國。但是杞國的封地,沒有宋國封地大。】
2【惟魯稱叔父為尊:周成王時封周公旦在魯國。周公旦是成王的叔叔,所以在周朝時稱魯國為叔父之國。】
3【宋國,子姓,公爵,是商王帝乙的長庶子,名叫微子啟。因紂王不道,微子啟抱著祭器歸順周朝。都城河南商丘。】
4【魯國,姬姓,侯爵。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周(姬)公旦,留在首都輔佐天子,任宰相,管理天下自陝西以東各路諸侯。封其長子伯禽在山東曲阜。】
5【陳國:媯(gui)姓,侯爵。是舜帝后裔。都城河南周口。】
6【蔡國:姬姓,伯爵,是周武王的弟弟,叫做姬叔度。都城河南上蔡。】
州籲說:“陳國和蔡國都是小國,對朝廷都很順從。最近鄭國與朝廷之間發生的矛盾,他們想必也都知道,請求他們一起攻打鄭國,肯定沒問題。但是,宋國和魯國是實力強大的大國,他們怎麼能夠聽從我們的建議呢?”
石厚說到:“主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當年宋穆公繼承他哥哥宋宣公的君位,宋穆公臨死前,想要報答哥哥的恩德,沒有讓自己的兒子馮繼位,而是讓位給了哥哥的兒子與夷。公子馮怨恨父親宋穆公,而且嫉妒公子與夷,跑到鄭國尋求庇護,鄭伯把公子馮收留下來,時常想要為公子馮奪位的事起兵攻打宋國(昔宋穆公受位於其兄宣公,穆公將死,思報兄之德,乃舍其子馮,而傳位於兄之子與夷。馮怨父而嫉與夷,出奔於鄭。鄭伯納之,常欲為馮起兵伐宋,奪取與夷之位)。現在請求宋國一起攻打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