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敵我態勢,路怎麼走(第2/3 頁)
召回四川的蜀王,同時,在軍中,打壓劉文秀、艾能奇、孫可望的舊部,區分晉兵、秦兵。
同年4月,回到昆明,被解除兵權的劉文秀,忿忿不平,鬱鬱而終。
永曆小朝廷,皇帝朱由榔,逃亡滇西。
朝廷都跑路了,這些軍閥巨頭,徹底沒了顧忌,翻臉,各奔東西。
貴州會戰時,孫可望舊部,敘國公馬惟興、淮國公馬寶,就率本部,臨陣脫逃。
戰後,馬寶、馬惟興,也沒有回昆明,而是沿著金沙江,繞路,一路跑到,雲南西北的麗江府。
這次內訌,徹底暴露了,晉王李定國的弱點,軍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白痴。
奸臣、佞臣馬吉翔,聯手晉王心腹,金維新、龔銘,李定國被各種忽悠、pua,竟然在大西軍中,排除異己,打壓功臣。
證明他是將才,軍事家,而非傑出的戰略家。
永曆朝廷,在前期,能掀起反清高潮,那是因為大西軍三巨頭,通力合作,同仇敵愾,聯手打滿清。
晉王李定國,前期對陣滿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戰功赫赫,就是建立在,三巨頭合作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秦王孫可望,反叛降清,蜀王劉文秀,鬱鬱而終,孤零零的晉王,還在軍中排除異己,搞肅反,焉能不敗?
,!
事實上,南明永曆小朝廷,在雲南的兵力,遠不止35萬。
歷史上,平西王吳三桂,本部兵馬15萬,進入雲貴,平定南明勢力後,把投降的南明軍隊,分作十營,馬寶、李如碧、高啟隆、劉之復、塔新策、王會、劉偁、馬惟興、吳子聖、楊威,任十營總兵,降兵3萬多人。
還有10個遊擊,10個守備,又招撫雲貴土司,到康熙朝時,擁兵十幾萬。
歷史上,皇帝朱由榔,在緬甸政變後,被囚禁,對身邊的人說:“當日朕為奸臣所誤,未將白文選封親王,馬寶封郡王,以致功臣墮心,悔將何及?”。
說明朱由榔,已經意識到,當初孫可望降清後,沒有封白文選為親王,導致晉王獨攬大權,朝廷失去平衡。
永曆政權的覆滅,並不是兵力不足,將領能力不夠。
而是皇帝朱由榔,昏庸懦弱無能(能力不足、未能平衡各勢力),朝廷內部傾軋。
最大的問題,是晉王李定國,在軍中排斥功臣,又把朝政大權,託付給奸臣小人,導致大西系內部,離心離德,分崩離析。
南明永曆小朝廷,一句話診斷,“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正月初三,滿清三路大軍,會師昆明。
1月31日,撫遠大將軍,信郡王多尼,派正白旗副都統,白爾赫圖(卓布泰、鰲拜族弟),率兵15萬,為前鋒軍,沿著南方絲綢之路(滇緬路),追擊永曆朱由榔。
2月7日,前鋒白爾赫圖部,到達楚雄鎮南州(今南華縣),南明總兵王國勳,領兵5000兵馬,死守鎮南州。
2月9日,清軍攻城,南明土司官,段良臨陣叛變,清軍破鎮南州南門。
總兵王國勳,棄城而走,率殘部1500餘人,退到大理府,祥雲縣普淜兵站,滿清總兵線國安(定南王舊部),隨後追上,縱兵圍城。
2月10日,滿清前鋒軍,白爾赫圖部,破普淜兵站,南明總兵王國勳,兵敗被殺。
隨後,平西王吳三桂,徵南將軍卓布泰,在普淜彙集大軍,殺向大理府。
駐守大理府的晉王、鞏昌王,得知鎮南州破城後,滿清揮軍向西,非常震驚。
鞏昌王白文選,勸說晉王,帶著兵趕緊離開,去永昌,保護皇帝朱由榔,自己帶本部1萬兵馬,留下來斷後,阻擊吳三桂部、卓布泰部。
2月1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