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不信他攻城也厲害!(第1/3 頁)
金兀朮其實不姓金,也不叫兀朮,這貨的本名叫做完顏宗弼。
之所以被稱之為金兀朮,是因為岳飛的手下還有宋兵大多都不學無術的原因所致——
“金兀朮”即為“金國的兀朮”,金就是金國,兀朮在滿語中是腦袋的意思,衍生意思即為首領,金兀朮意味金國的首領。
所以,很可能就是因為當初宋金交戰的時候,宋軍士兵老是聽金兵稱呼“完顏宗弼”為兀朮,然後這些人就以“金兀朮”稱呼“完顏宗弼”,久而久之,“金兀朮”就成了完顏宗弼的名字了。
江湖人稱四太子的完顏宗弼是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子,跟二太子完顏宗望和強壓他們一頭的完顏宗瀚是實打實的兄弟關係。
另外比較搞笑的是,大宋明明有個金匱之盟,但是高梁河車神以及他的後代卻從來沒把這東西當回事兒,而沒有金匱之盟的金國,卻是完美的實現了金匱之明的內容:
金國皇位由完顏阿骨打傳給弟弟完顏吳乞買,再由完顏吳乞買傳給完顏阿骨打的長孫孫子完顏亶,只是在傳位的過程中直接跳過了“宗”字輩。
其實,完顏家族中,“宗”字輩才是人才輩出的一代,比如完顏宗瀚,完顏宗望,完顏宗弼等等。
但是被稱之為常敗將軍的完顏宗弼比較倒黴——
除了原本歷史上的滅遼戰爭和滅亡北宋的戰爭之外,完顏宗弼的牛逼之外主要體現天會六年、七年的“搜山檢海捉趙構”、天會八年的“富平之戰”、天眷三年的宋金戰爭。
這幾場戰爭跨度時間長,南宋拜得難以啟齒。“捉趙構”,金兀朮一路暢通無阻,打到寧波、舟山一代,逼得趙構從海上逃往福建。“富平之戰”,宋軍十八萬人馬全軍覆沒。
要說完顏宗弼是個廢物,那基本上就是扯蛋。
完顏宗弼之所以被稱之為常敗將軍,乃是因為他經歷的三次慘敗。
第一敗:激戰黃天蕩。
黃天蕩之戰發生在“搜山檢海捉趙構”後,當時完顏宗弼因為進軍太順,而在完顏構領導下的南宋軍隊又如同紙糊一般的廢物,所以金軍在搜刮到大量財寶,滿載而歸之時心情過於放鬆,沒想到在鎮江遭到了韓世忠的伏擊,損失不小,一時被堵在江口過不了江。
雙方在僵持了四十八天之後,金兵一夜開通三十里河道,才由此河道進入秦淮河,逃往建康,直到得了許州小郡主的指點後,完顏宗弼才狠狠地報復了韓世忠,以火箭把韓世忠的水軍燒得損失大半。
然而就在完顏宗弼再次放心的準備渡江時,又在牛首山遭到了老冤家岳飛的襲擊,損失慘重之下也只能狼狽而逃。
實際上,黃天蕩及此後的渡江戰,宋金互有勝負,雙方損失都不小。不過考慮到這是南宋第一次在正面戰場上的“大勝”,所以,後世對此多有神話。
第二敗:慘敗和尚原
這次讓完顏宗弼吃盡苦頭的是扼守陝西的吳玠、吳璘兄弟。
金國當時的戰略意圖是奪取陝西,從陝西入川,順江而下,形成北路和西路,兩路對南宋的夾擊。也正是這一次,金兀朮敗得沒臉見人,他自己身中箭傷,還被人描繪成“剃其鬚髯而去”。
著名非網路文學作家羅貫中更是根據這段傳聞加工出了曹操割須棄袍的橋段:
《三國演義》第58回:“操在亂軍中,只聽得西涼軍大叫:“穿紅袍的是曹操!”操就馬上急脫下紅袍。又聽得大叫:“長髯者是曹操!”操驚慌,掣所佩刀斷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聞之,即扯旗角包頸而逃。”
第三敗:失手於劉錡和岳飛。
這件事發生在天眷三年,在順昌,由於完顏宗弼麻痺大意,沒瞧得上劉錡的幾千人馬,結果被劉錡搞了個背後襲擊,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