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趕考(第2/2 頁)
渾身舒爽了許多。
望著面前跳躍的火光,王安夏苦笑一聲。
“這一路可真是艱難啊......”
他原本是打算和本縣的幾個同窗一起乘馬車穿越騰龍山前往齊州的。
誰料,到了這騰龍山前才發現,前幾日穿越騰龍山的官道被山中突發的洪水沖垮了。
官道不能透過,要想前往齊州就只能從小路繞行。
但要走山間小路,就不能再乘馬車了,只能步行。
這騰龍山山路崎嶇難走是出了名的。於是他們幾個便商量著緩幾日,等雨停了官道修好了再走。
但是王安夏卻有些等不及。
他曾經專門檢視過官道被毀的情況,可以看得出,那場大水必然兇猛異常,這官道被毀損的極為嚴重。
就算是在晴朗天氣,要修好也得要花上半個多月。
更不用說在這陰雨連綿的天氣了,恐怕至少要有月餘時間才能令馬車通行。
他本來就因為籌措路費耽擱了許多時日,要是在這裡再耽擱,恐怕會誤了秋闈考試。
他家不似其他幾位同窗家境殷實,家中全靠自己的母親支撐。要讓他再去等上三年再考,他實在是於心不忍。
於是,權衡再三下,他便告別了幾位同窗,獨自背上箱籠,踏上了趕考的道路。
這一路的經歷,終於讓王安夏切實體會到了趕考之路的艱辛。
此前在縣學時,他便同同窗一起聽縣學的先生們,講過他們趕考之路上的秘聞。
起初還有些以為誇大其實,這一路下來才感覺到,先生們所言非虛。
要不是財力好、運氣好、身體好,這趕考之路是斷然走不下來的。
單說這路程,從王安夏所在的營陵縣到位於齊州府的秋闈考場,大概有八百里路。
再加上其中又有許多崎嶇不平的山路、小路,甚至還要走些水路,光路上至少要花費一個月時間。光路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許多考生因為開支無度,半路上就花光了路費,只能流落他鄉。
再加上走陸路要防止摔傷、骨折,走水路要防止沉船喪命,若是身子骨弱,一不小心有個風寒中暑,在外又無人照料,恐怕性命難保。
更不用說一路上碰上盜竊、詐騙等,那都是飛來橫禍。
秋闈加上春闈,光是海東布政使司一地,每年在趕考路上過世的生員就不下幾百名。
真正最終能走上考場的,那都是經過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的天選之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