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第1/4 頁)
一、七律詩對《從周易哲學視角解讀〈紅樓夢〉第 109 回:候芳魂、錯愛與真元的迴歸》進行解析:
(二)《周易哲理解〈紅樓夢〉第 109 回》
周易玄妙蘊哲思,紅樓夢中探真知。
候芳魂繞情無盡,錯愛糾葛意迷離。
因果迴圈顯天道,真元迴歸悟真諦。
陰陽變幻皆有定,命運無常嘆噓唏。
詮釋:
這首詩透過七律的形式,表達了對從周易哲學角度解讀《紅樓夢》第 109 回的理解和感悟。詩中描述了候芳魂的情感、錯愛的糾葛,以及因果迴圈和真元迴歸所體現的哲理,同時也感慨了命運的無常和陰陽變幻的定數。
詩的首聯“周易玄妙蘊哲思,紅樓夢中探真知”,指出周易哲學的深奧奇妙之處,以及在《紅樓夢》中探尋到的深刻道理。
頷聯“候芳魂繞情無盡,錯愛糾葛意迷離”,描述了第 109 回中寶玉對黛玉芳魂的守候之情,以及他與五兒之間錯愛交織的複雜情感,給人一種情意綿綿、迷離朦朧的感覺。
頸聯“因果迴圈顯天道,真元迴歸悟真諦”,強調了因果迴圈的道理在這一回中得以顯現,同時也表達了透過真元的迴歸而領悟到的人生真諦。
尾聯“陰陽變幻皆有定,命運無常嘆噓唏”,則體現了周易哲學中陰陽變化的規律,以及命運的無常讓人感嘆不已。整首詩透過對《紅樓夢》第 109 回的解讀,展現了周易哲學與文學作品的交融,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三)《紅樓夢》第109回名為“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以下是該回的梗概、主題思想、情節以及經典詩句典故:
1 梗概:
寶玉候芳魂:賈寶玉自從聽說黛玉已死,心中念念不忘。他認為在屋裡睡總是夢不到黛玉,便決定在外間獨睡,期望能在夢中與黛玉相見。然而,一夜安眠,直到天亮也未曾做夢,寶玉醒來後嘆息“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迎春離世:迎春在經歷了孫紹祖的折磨後,命運悲慘。這日她回到賈府,在大太太處哭訴後,含著淚來向眾人辭別,說自己恐怕沒有再來的時候了。眾人雖同情她,但也無奈,迎春最終含悲而別。
賈母病危:賈母在經歷家族變故後,身體狀況日益惡化。她深知自己時日無多,便將祖傳的漢玉玦送給寶玉,寓意著家族的傳承與希望。同時,賈母還掛念著史湘雲,但得知湘雲丈夫病重後,只能暗自嘆息。
妙玉被掠:妙玉因長相超凡脫俗而被賊人盯上。三更半夜時分,賊人用悶香將妙玉迷住並趁機掠走。這再次印證了妙玉“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的判詞。
寶玉與五兒:寶玉睡不著時,想起當年晴雯麝月兩人伏侍,夜間麝月出去,晴雯要嚇唬她,結果沒穿衣服著了涼,後來因此病死。又想到鳳姐說五兒給晴雯脫了個影兒,便將想晴雯的心腸移到了五兒身上,看著五兒竟覺如同晴雯復生,不覺呆性復發。
2 主題思想:
情感真摯與悲劇色彩:透過描寫寶玉對黛玉的深情思念、迎春的悲慘命運等情節,展現出人與人之間真摯的情感,以及在封建社會背景下,這些美好情感往往以悲劇收場,充滿了悲劇色彩。
社會批判:賈府的衰敗與動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種種弊端,如家族內部的勾心鬥角、家賊與強盜的勾結等,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與墮落。同時,女性在封建社會中處於弱勢地位,妙玉被掠、迎春的悲慘遭遇等都體現了封建社會下女性的悲慘命運。
命運無常與人生虛幻:整個回目進一步強調了命運的無常和人生的虛幻。曾經繁華的賈府逐漸走向衰落,人物的命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