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中秋節流傳的故事和神話與哪些人物有關?(第1/2 頁)
因8月15日正值\"三秋之中\",8月又處在仲季,故稱\"仲秋\"、\"中秋\"。自唐代起,便以紀念日傳承下來。這一天的夜晚,月亮特別圓,象徵著閤家團圓的美好寓意。2008年,正式確定\"中秋節\"為四大傳統法定節假日之一。
那,關於\"中秋\"節,有哪些故事和神話傳說流傳至今,讓我們津津樂道?
一、月餅的由來
中秋吃月餅,有這樣源遠流長的歷史。
據說,月餅最初起源於商周時期,人們為了紀念功勳卓越的太師聞仲,而發明了一種\"邊厚心薄\"的\"太師餅\"。
到了唐代,中秋吃月餅的說法才逐漸傳開。
那時人們吃的餅子主要是一種以胡桃仁為餡的圓餅,名字叫\"胡餅\"。這與張騫出使西域有關,他把製作\"胡餅\"的技藝也帶了回來,深受人們喜歡。
據考,有一年的中秋,唐玄宗與楊貴妃賞月,宮女遞來\"胡餅\",楊貴妃吃著吃著,向唐玄宗說,這\"胡餅\"名字不好聽,與賞月挨不著邊。唐玄宗想了想,說,那就改為\"月餅\"吧。
皇帝金口一開,從此,\"中秋吃月餅\"的說法就正式流傳下來,月餅也就成為人們過中秋時必備的食品。
到了元朝末年,有一年中秋的前夜,朱元璋打算集結各路義軍共同反抗元朝的暴政,一時苦於難以及時傳遞訊息,無法統一號令。軍師劉伯溫便想了一個法子,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嵌入月餅內。各路義軍收到朱元璋派發的月餅,都明白了旨令,此舉也沒引起元軍的懷疑。
於是,在那年的8月15日夜,朱元璋統率義軍,正式打響反元的集結號。
朱元璋推翻元朝暴政,建立大明朝後,就下達口諭,每逢中秋,君民同樂,賞月吃月餅,以此紀念當年起義時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之功。
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就正式傳承下來。後來,隨著月餅的製作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好吃,月餅成為人們所鍾愛的美食,中秋吃月餅也就成了過中秋必不可少的一項主要活動。
二、嫦娥奔月
相傳上古時期,天上有十個太陽,把大地的莊稼都烤焦了。
箭神后羿與妻子嫦娥商量後,上崑崙山用箭射掉了九個太陽,大地才始有適宜人類生存的氣候。
后羿由此威名遠播,西王母為表彰其功,贈給他長生不老的靈藥\"不死藥\"。一時,吸引不少年輕人拜后羿為師,學習箭術。其中有一個叫逢蒙的小人也混了進來,不過,他的動機只為覬覦西王母給的靈藥。
正好在八月十五日那天,逢蒙知悉后羿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在梳妝盒的秘密後,至夜,他趁師傅后羿外出,悄悄溜進嫦娥的房間,用劍逼嫦娥交出\"不死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後,瞬間,嫦娥衝出窗外,直向皓月奔去。
逢蒙見嫦娥飛向月宮,嚇壞了,趕忙逃走。后羿當晚回來後,她的嫦娥已到了月亮裡的廣寒宮,回不來了。無奈之下,后羿只好在院子裡,擺上月餅、瓜果之類嫦娥最喜歡吃的食品,對月祭拜,希望嫦娥在月宮裡看到後,飛回來團聚。
但嫦娥沒辦法飛回人間,兩人只能天地相隔,只有在中秋這一天月圓時,透過對月祭拜以慰相思之苦。
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一個感人的神話傳說。
後來人們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後,紛紛在中秋這一天,對月祭拜,以示對后羿、嫦娥的尊敬。中秋拜月就這樣傳承下來,成為人們過中秋的一項重要活動。
三、吳剛伐桂
據《山海經》記載,吳剛的妻子阿女趁吳剛外出學道,與炎帝的孫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