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若欲凌霄攔日月(第2/2 頁)
重。
思慮之間,只聽孫燧撫須嘆到:“大司馬(兵部尚書別稱)王瓊對伯安兄有知遇提攜之恩,二人亦師亦友,相交莫逆。值此時節,也唯有伯安方能行此非常之事。”
眉宇間愁色不減,孫燧嘆道:“安慶府張文景、楊瑞二人,以南直隸乃國朝重地,不可輕失為由,拒不出兵,如之奈何?”
末了,也不理會行轅中諸人面若考妣的神色,嘆道:“只盼伯安兄在吉安能有所作為,牽制逆寧一二,給我等多拖延些時日了。”
。。。。。。
遠在九江的孫燧諸人,言及寧王之時,寧府之中,同樣是風聲鶴唳。
半月時間,寧府之人四出,募兵四萬有餘。
因南康府諸官逃遁,單單在南康府,便強徵壯丁萬餘。
然而緊接著,在距離南昌府之南九十里的進賢縣,小小縣令斬殺寧府使者,堅守不出。以至於南昌之南的募兵之事,一再受阻。
旋即,有原南贛巡撫王伯安以兵部諮文,傳檄各地,令諸省出兵勤王,號稱二十萬。
一時間南昌府,人心惶惶,風聲鶴唳。
寧府榮禧堂
劉養正、李士實諸人,沉凝不語。
新封的右丞相、原江西參政王綸撫須踱步,沉聲道:“我等皆知,王伯安兵部檄文是假,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即便是虛張聲勢,城內也已經是人心惶惶了。俗言攻心為上,此乃陽謀也。”
劉養正言罷,李士實心中雖舉棋不定,仍是故作泰然道:“人心喪亂,乃取禍之本。南昌乃是大王根基之地,豈容有失?何妨費些時日,安撫人心,穩固根基,再做他謀?”
聽得李士實言語,王綸冷笑一聲,嗤道:“兵貴神速,豈能自縛手腳於南昌一隅,貽誤戰機。”
言辭之間,對劉李二人的不屑之意,溢於言表。
果真是落地舉人,不堪重用!
榮禧堂內諸人爭執之時,朱宸濠對於諸人爭執,充耳未聞。悄然長身而起,徑自入了東側耳房之中。
猶豫片刻,自檀木書架的暗格裡,取出一一本塵封已久的手書摺子。
旋即端坐書案之前,陷入了回憶之中。
弘治三年,尚且只是上高郡王的他,一次詩會之中,結識一人。
此人年未及冠,一介秀才之身,卻在南昌這等人文薈萃的詩會上,一鳴驚人。
朱宸濠猶記得,那時正值初秋,滿園落英如雨。
那人便是在這落英之下,群儒之間,談笑自若,一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詩驚四座。
那一年,朱宸濠年值十六。
那場詩會之後,兩人相交莫逆,那人竟也在名聲鵲起之時,悍然投身寧府,在諸多惋惜聲中,從此棄筆於科道。
弘治十年,襲封寧王之後,阿諛攀附之人愈多,兩人卻仍舊是亦師亦友。
正德三年,一場春雨之後,那人撒手人寰,其子扶靈歸鄉之後不知所蹤。
臨終前,那人死死拽著朱宸濠的手,留下一封厚達二十餘頁的手書摺子,言說:早知天命亦枉然,手足情深不忍分。若欲凌霄攔日月,何妨效仿楚熊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