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第1/2 頁)
就在他以為對方不會給他明確答覆的時候,將軍開了口。
他放下茶杯,然後轉頭看著顧朝暉笑著道,「顧先生,你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不過做大事不僅要有聰明的頭腦,還要有遠見卓識。」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眼神忽然變得銳利,深深看了顧朝暉一眼。
這還是顧朝暉第一次被一個人的眼神刺得如芒在背。
他明白,對方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目的了,如此再遮遮掩掩下去,對自己恐怕沒有好處。
而且對方的意思已經很明顯,就是不太可能跟他分享冷凝技術。
想想也是,這畢竟是用在軍用飛行領域的新技術,就像剛才對方所講,新機型甚至在國際上都處在領先地位,這樣的技術必然是高度機密,自己想靠加工零部件的功勞就換取這等技術,顯然是極其不現實的。
如此一想,顧朝暉為自己剛才的魯莽感到萬分懊悔,再一聯想將軍的話,他不敢再亂說話。
只道,「剛才我想法還不太成熟,量產零部件的事情,我回去再做安排,爭取下次訂單下來的時候,能搞定。」
聽他突然變了態度,將軍馬上又恢復了笑臉,他利落的站起身,向顧朝暉行了個軍禮,然後道,「那就太好了,我這就讓霍健送你出去,期待後續的合作。」
將軍話音剛落,外面就響起了敲門聲,將軍示意顧朝暉可以去開門了,果然,門外站著霍健。
就這樣,他又像來時一樣,被戴上眼罩,送上車窗全黑的吉普車,來到了機場。
一直到坐在飛機上,顧朝暉還覺得一切很不真實,他確實是去了一次秘密基地麼?
可看著手上拿的霍健給的新合同,他知道,這次自己急於求成,怕是壞了長久以來的鋪墊。
這種懊喪的情緒讓顧朝暉一時非常鬱悶。
自重生以來,他始終順風順水,但這次,卻在最大的機遇和挑戰面前失了分寸,導致自己陷入瞭如此被動的局面。
零部件量產,一次至少會下上千個的訂單,而且時間會比較急,這樣的情況,靠他的手工作業根本無法完成,而合適的自動化數控工具機又暫時找不到。
可如果完不成訂單,他要面對就絕不是賠付違約金那麼簡單的結果了。
一想起自己經營了十多年,將近二十來年的事業就因為一著不慎,面對這麼大的危局,顧朝暉怎能不懊惱呢。
然而眼前沒有太好的辦法,他只能自己尋求解決的出路了。
回到廠裡之後,他便開始聯絡全國在冷凝技術方面有研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又跑了很多做冷凝技術的工廠,可都沒有什麼有用的收穫。
而這一圈跑下來,就用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雖然上次霍健沒有說明確切的下訂單時間,但肯定是越快解決這個危機越好。
無奈之下,顧朝暉只好向美國的薩曼莎和德國的霍夫曼求助,想看看國外有沒有先進技術能幫他解決這個困難。
焦急得等待了一個多星期之後,霍夫曼來了訊息,說是漢堡大學有一項新的研究成果,也許對他能有幫助。
顧朝暉聽了興奮不已,趕緊坐飛機趕了過去。
等跟大學方面的專案負責人接觸上,將自己的面對的困難說了之後,對方表示,新技術完全可以幫助他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聞言,顧朝暉如釋重負,終於鬆了一口氣。
可他還沒高興多久,大學方面又告之,雖然可以解決困難,但這項技術只能在德國本國使用,而且只能是一次性使用,使用人必須是他們大學專案的人員。
「這根本不現實啊!」顧朝暉忍不住大撥出聲。
這樣苛刻的規定,根本沒辦法實現他將冷凝技術大範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