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易中天中華史有多少卷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1/5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知識積累大將軍是九千歲心尖寵皇帝哭暈了【凹凸】天上掉個小金毛斬神:召喚呆毛王后,我直接無敵無畏契約:這個入是桂啊!新世紀福音戰士,在維修部的故事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網王之幸村精市的小網友超厲害的前世不知老婆好,重生糾纏要抱抱末世武裝機動車:鐵人三項行動你是說吸血鬼在名柯開深夜食堂?崩鐵,鏡流師弟的我加入屠神組超氣人影帝不為人知的那些年快穿,男主他又又又殺瘋了快穿之炮灰逆襲上位霍格沃茨的遠古惡魔大夢歸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家有邪神初長成變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賣核彈籃球夢之揮手之間

與燕相似的是秦。只不過燕人是北遷的諸夏,秦人則恐怕原本就是西戎。他們最早生活的地區(今甘肅省禮縣東北)像“犬戎”一樣被叫做“犬丘”,後來又因為善於養馬而被冊封在秦,無非說明秦人原本是遊牧民族,他們的封區則不過周的牧區。

秦,是由牧民變農民,牧區變邦國的。

變化很可能是雙向選擇的結果。一方面,處於戎狄包圍之中的姬周,很希望透過“和平演變”化敵為友;另一方面,西戎當中最有頭腦的嬴秦,也很願意向先進的華夏文明學習。你有情,我有意,雙方一拍即合。

於是,平王東遷前後,周秦兩族度過了一個不短的蜜月期。秦的“華夏化”,應該就是在這時完成的。只不過,作為被犬戎和驪戎包圍,而且與戎狄雜居的遊牧民族,他們與姬周的同化不可能那麼徹底。周的殘餘最後被秦收拾得一乾二淨,也並非偶然。

這就是春秋戰國之際的中華文明圈。處於中心地帶的“傳統中國”(周、鄭、宋、衛、魯)衰朽,敗落,萎縮。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則是華夏化的東夷(齊、越)、南蠻(楚)、西戎(秦)、北狄(燕)。

例外的是晉。

晉是五大國中唯一的姬姓國,也一直以華夏正宗自居。然而晉國卻是與白狄和赤狄接壤的,在長期的戰爭中也難免“戎狄化”,甚至在建國之初就已經因地制宜,夷夏不分。10晉,其實也是“混血兒”。

何況即便是高舉“尊王攘夷”大旗的晉,到春秋末年也面臨崩潰。分裂後的三晉(魏、趙、韓)則最先被秦所滅。夷狄化的華夏,還是鬥不過華夏化的夷狄。

如此說來,文化越是落後,就越有希望?

也不見得。

事實上春秋五大國中,文化最落後的不是秦,而是越。所以,越的興起非常迅速。從閃亮登場到滅亡吳國,只用了二十一年。然而勾踐死後直到滅亡,越都停滯不前,乏善可陳。他們的崛起和輝煌,跟另一個華夏化的蠻夷吳一樣,都只在頃刻之間,可謂曇花一現。

持續輝煌的是楚,最後勝出的是秦。秦滅了楚,楚滅了越。楚滅亡越,是在商鞅變法之後沒多久。這是一個臨界點,也是一個分水嶺。此後,楚便開始走下坡路,秦卻如賓士的駿馬、飛駛的列車,風馳電掣,一往無前,幾乎沒有誰能夠阻擋他們的步伐。

秘密莫非就在於此?

正是。

憤而崛起

秦的崛起確實始於變法,而變法是被逼出來的。

這一點,秦孝公在他的“求賢令”中說得很清楚。他的說法,叫“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因此,如果有誰能“出奇計強秦”,孝公願意“與之分土”。11

秦,真被諸侯看不起嗎?

是的。比如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秦既是參戰國,也是戰勝國。然而一個半月後的踐土之盟,與會的不但有霸主國晉,有同盟國齊、宋,還有中立國和戰敗國魯、蔡、鄭、衛、陳,卻沒有秦。12

沒有也不奇怪。事實上,秦君雖然已被周天子正式冊封為諸侯,諸侯卻並不把他們看作諸侯,也不願意跟他們平起平坐。結果,是秦人沒資格參加“中國”的盟會,哪怕這時的秦君是穆公。後來被追認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在當時恐怕是被看作暴發戶的。老牌的、正宗的華人華族,哪裡看得起這樣的“半吊子”。13

這當然是一種歧視。

幸運的是,面對歧視,秦人沒有垂頭喪氣,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自甘墮落,他們的選擇是奮發圖強。

圖強的第一步,是找出受人歧視的原因。

原因也有兩個。

第一是文化落後。比方說,商鞅變法之前,秦人的生活方式,還是公公婆婆、兒子媳婦、兄

目錄
豪門團寵:夫人她來自古代心惑紫水晶夜曲古武至尊沒有老公很多年靈感巨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