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生面孔(第2/3 頁)
行,徵求林仁肇的意見,情理之中。
一直沉默的林仁肇,終於開口:“陛下,揚州方面既已同意讓出鷹遊山,臣願親自率軍渡過長江,協助李重進拱衛揚州,只不過,這是下策。”
“哦,林將軍,此話怎講?”
“揚州彈丸之地,只是防禦,過於被動,時日一長,局勢必然變化,到時候對我大唐不利。”
林仁肇口中的“局勢變化”,是指汴梁方面南下增兵,一旦張永德的勢力滲透到淮南,南唐收復失地的機會不增反減。
“那麼,上策是什麼?”
林仁肇眼神一凜,沉聲說道:“破釜沉舟,直取和州!”
劉政諮鬆了一口氣,這可是你自己說的,我只說“守不如攻”。
李煜眼眸微動,心中讚許,嘴上卻說:“此舉,風險太大了,林將軍,你可有把握守住和州?”
“守住”兩個字,李煜特意加重了聲調。
林仁肇起身施禮,朗聲道:“末將願立下軍令狀,若和州有失,願以命償罪!”
李煜一笑:“將軍言重了,攻打和州,確實是上策,一來圍魏救趙,能夠保證揚州無虞,二來收復故土,在江北站穩腳跟。”
劉政諮補充道:“陛下,林將軍,攻打和州確實是上策,只不過,現在的和州局勢有些複雜。”
簡單地說,就是和州被“一分為二”,以康照河為分界線,東邊是原保信節度使趙讚的地盤,之前,李元清、李景達等人夜襲和州,幹掉守將朱凱傑、劉寧傑,趙贊奉命前來支援,之後就發生了“後周分裂”的事件。
趙贊滯留和州,但和州原本最高統帥是天德軍節度使田重進,兩人選擇不同,趙贊選擇了郭氏,聽從揚州政權,而田重進是趙匡胤的鐵桿。
於是,趙匡胤火速派人前來接手和州,但來的人,很快就被趙贊幹掉了,一共幹掉三波。
第四波,趙贊幹不掉了,來的人正是“潛水失蹤”的老熟人,張瓊。
“蘄州之戰”過程中,張瓊被盧絳攆得跟兔子一樣,一路北竄,到潛山縣的時候,被趕入潛水、下落不明。
結果,只能說張瓊的命真大,瘸著一條腿,愣是跑回了許州。
一箭之仇、恨之入骨,養好傷之後,張瓊強烈要求再次回到淮南地區,趙匡胤也不願意放棄和州,於是任命他為和州防禦使。
張瓊幹不過盧絳,可幹趙贊就輕鬆多了,硬生生地從趙贊手裡奪走了一半地盤,駐軍在康照河以西。
隨著王審琦攻克壽州,繼續向長江北岸推進,和州遲早要完全落入趙匡胤手中。
劉政諮之所以說“局勢複雜”,就是指和州既有李重進的人,又有趙匡胤的人,一旦進攻和州,很容易引起李重進的誤判。
聽完劉政諮的分析,李煜暢懷一笑,說道:“劉卿,朕不在乎。”
李重進,你愛誤判就誤判,隨便!
那本來就是大唐的土地,你不給,老子就去搶,又不是搶不過你!
孫晟思慮長遠,諫言道:“陛下,依臣看來,和州不得不打,又不能毫無顧忌,為了事後不與揚州交惡,還是先知會一聲。”
林仁肇附議,說道:“這樣也好,李重進人在泗州,要讓他知道,大唐攻打和州是為了圍魏救趙,而不是趁火打劫,讓他安心在洪澤湖防禦。”
潛臺詞是,李重進防禦的越好,就越能吸引趙匡胤的兵力,南唐這邊的壓力也就越小。
林虎子,夠損,朕喜歡。
李煜說道:“既然如此,領兵攻打和州的人選,我看,林將軍就讓賢吧,朕安排一個生面孔。”
正所謂,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派一個新人去領兵打仗,就算是“誤傷”了趙贊,也好解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